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市水利局着力打造“三通六带”现代水网
为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水利支撑

徒骇河俯瞰


城区水系连通工程管道铺设施工


城区河道美丽河湖工程中的施工机械正在平整路基


  山东水网“一轴四横”德州市域连通西线引调水项目(一期)工程机械扩挖河道


夜间施工赶进度


潘庄干渠溢流堰水利工程


  

□本报记者杨德林 本报通讯员 李耐振 李巍仑
  12月14日,天寒地冻,但在山东水网“一轴四横”德州市域连通西线引调水项目施工现场,却是一番大干快上的火热场景:600余台挖掘机开足马力进行河道清淤扩挖,场面十分震撼。“该项目通过治理潘庄干渠、马颊河、沙杨河等纵向引水线路,将黄河、徒骇河、德惠新河、马颊河、运河五大干流在德州市南北贯通,实现黄河、运河两河‘牵手’。”山东水网“一轴四横”德州市域连通西线引调水项目(一期)建管处处长李文涛介绍,该项目也是我市着力打造“三通六带”特色现代水网建设一项示范工程。
“三通六带”打造高质量现代水网
  德州是国家水网、山东水网密布交汇之城,在国家“四横三纵”骨干水网中,德州涉及一横(黄河)、一纵(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在山东水网“一轴三环、七纵九横、两湖多库”格局中,德州涉及一轴(黄河)、一环(山东海河流域片)、四横(漳卫河、马颊河、德惠新河、徒骇河)。德州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叠加之地,建设具有特色的现代水网,德州有基础、有条件。同时,德州水网也面临“三大问题”:一是缺水严重与潜力挖掘不够并存。现状正常年份缺水0.84亿立方米,特枯年份缺水4.4亿立方米。引江水指标却仅利用11%,雨洪水、再生水利用不足。二是洪涝风险防御能力偏低。三干流现状防洪能力仅为“61年雨型”防洪标准70%-90%,与50年一遇要求差距较大。城市内涝时有发生。三是助力高质量发展活力欠缺。水生态环境质量不高,滨水空间服务价值发挥不足,丰富水文化资源未得到充分挖掘弘扬。
  建设具有德州特色的现代水网,是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责任担当,也是解决德州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等突出水问题,服务保障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立足争创“全省现代水网先导区”、黄河流域平原地区现代水网样板,今年6月,德州市水利局委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与山东新汇集团联合编制《德州现代水网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立足德州市情水情,提出“三通六带,一网多能”,打造具有德州特色的现代水网。11月22日,市水利局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及水利部、省水利厅、清华大学等单位的9位知名领导专家进行咨询,规划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王浩院士认为“三通六带”理念在全国是一个创新。
  《规划》的主要任务和特色是“三通六带”。“三通”主要是解决安全发展问题,是德州的创新实践,也是传统水网的提升;“六带”主要是解决融合发展问题,也是现代水网的趋势方向。
  “三通”:一是河河畅通。采取“提闸为河、落闸为库”河库一体化模式,实现一河有水、多河共享,一河有洪、多河共担,增加蓄水1.1亿立方米,解决“有水留不住、无雨就买水”和防洪排涝标准偏低问题。二是河库专通。分为东西两片,分别铺设水库供水专用管道,东片解决临邑、宁津、乐陵、庆云水库供水问题,西片解决武城、夏津、平原供水问题,实现洪水走河道、灌溉走渠道、饮用水走管道,各行其道,改变河道“挤兑使用”局面,留住雨洪水0.86亿立方米。三是库库连通。实现引江水、引黄水互补互济,新消纳长江水1.7亿立方米。
  “六带”:一是资源保障带。通过实施水系连通工程、全域深度节水、增加非常规水利用量,新增供水能力5.86亿立方米,正常年份实现供需平衡。二是防洪除涝带。通过畅通行洪河道、整治堤防,马颊河、徒骇河、德惠新河及城区河道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三是生态宜居带。基本生态水量达标率超过95%,打造“五横两纵”骨干河流生态景观廊道。四是水陆畅行带。骨干河流滨水道路全贯通,推动大运河、徒骇河通航。五是文化产业带。打造“黄河、运河、大禹”三大水文化品牌,依水发展乡村振兴产业。六是数字赋能带。实现德州治水智慧化。
担当实干掀起水系连通建设新热潮
  12月13日,在位于减河沿岸的马拉松赛道项目现场,施工人员正在抓紧施工,马拉松赛道自太阳能小镇出发,沿城市现有道路及减河、岔河、南运河堤顶路至古运河景区,线路全长42.195公里。德州市水利局负责减河、岔河堤顶路及沿线景观提升改造,线路长约28公里。“工程总投资3.5亿元,借河道建赛道,马拉松赛、自行车赛‘一道两用’,建成后可吸引上万人来德州。该项目当年谋划、当年开工,目前正在进行路基压实和边坡修整,明年2月底气温回升后开展稳定碎石和沥青路面铺设。”市水利局副局长王书芹介绍说。
  今年是全域水系连通建设的开局之年,市水利局坚持开局就冲刺、起步就争先,投资40.7亿元实施41项重点水利项目,是去年的2.7倍。29项省重点项目进度115%,列全省第三位。先后4次在全省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城乡供水现代化经验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水务高峰论坛上作全国唯一地级市交流发言。横河、减马横河50年来首次完成清淤疏浚,6月28日汛前主体完工,城区南部困扰多年的内涝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城区供水工程提前1个月试通水,实现了丁东、丁庄、大屯3大水库双水源、双管道供水,不仅可满足未来10年市区用水需求,而且促进沟盘河水库去功能化,还湖于民、还河于民,改善了城市水生态。
治水为民在水利现代化建设上走在前
  水是生产之要、民生之基。2022年,德州市投资3.02亿元,改造了总长1.24万公里、1180个村的老旧供水管网;全市7718个村庄实行机制、队伍、管网改造、水价的“四统一”管理服务改革,在山东省率先整建制实现农村供水管理服务到户,初步解决了水价偏高、管护不及时、管网老化失修等问题。
  国家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城乡供水现代化。德州市探索实践“五化协同”城乡供水现代化模式,打造全国城乡供水现代化德州样板。一是一体化发展。从水源头到水龙头实施一体化提升改造。2023年投资5.6亿元,新建改造水库泵站2座,提升改造水厂3座,改造供水主管网739公里、750个村的老旧网管5600公里,配套智能计量设施22万套。二是标准化建设。制定城乡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和管理制度,做到“设施良好、管理规范、供水达标、水价合理、运行可靠”,2023年底前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供水管理标准化。三是专业化服务。由县自来水公司统一管理城乡供水,建立专业化服务队伍,建站到乡、运维到村、服务到户,使农村享受与城乡一样的专业化供水服务。四是智慧化管理。建立“部门监管平台+公司运管平台+用户APP应用”城乡供水智慧化管理系统,实现城乡供水“运行自动化、监测信息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移动化”。五是法治化保障。在全国率先出台城乡供水条例,理顺城乡供水统一管理体制机制,实现依法治水。
  “我们将着力打造以‘三通六带’为特色的现代水网、以‘五化协同’为引领的城乡供水现代化、以‘六个集成’为重点的水资源节约集约集成改革三个国家省级样板。”市水利局局长李守学说,到2035年,实现“缺水城市不缺水、五十年一遇(洪水)无大灾、‘三通六带’成品牌”三大目标,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提供坚实水安全保障。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为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水利支撑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水利】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