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市首个中医药产业专项规划正式出炉
高质量推进中医药名城建设


  

□本报记者唐志梅李艺本报通讯员王法成
  近日,市卫健委联合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等14个部门(单位)联合印发《德州市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我市第一个中医药产业专项规划正式出炉。
  规划指出,到2025年,全市中医药产业全产业链力争突破25亿元,中药材种植养殖面积稳定在3万亩以上,建设1至2个道地药材标准化生态种植生产基地,建设2个以上中医药产业园,形成中药材精深加工产业链条,打造2个以上中药材品牌。中医药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培育知名品牌,形成一批特色优势产品,培育一批龙头和特色企业,建成具有显著影响力的中医药产业集群,实现中医药与康养旅游深度融合、特色鲜明的中医药旅游与大健康服务产业深度融合。
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
  结合德州市道地优质药材品种种植区的土地环境,分区分类科学指导中药材种植,鼓励建立中药材种植养殖质量标准体系,培育发展特色优质中药材。加强检验检测,全面监控种植过程中中药材的活性成分、重金属及农药残留变化,完善地方中药材质量控制标准以及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限量控制标准,减少和防止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物质和农业废弃物对土地环境污染,保障药材安全和质量。
  通过举办中药材实用技术培训班,着力培育一批会管理、懂技术的中药材种植能手和新型药农。深化和创新利益联结的企业运作和生产经营方式。以医药企业等经营主体为核心,以合作社、农户为基础,推广“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基地”“企业+农户”等新型生产经营模式,符合政策法规前提下,给予政策支持,扩大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规模。
  开展特色药材良种选育推广,通过中药材品种优选种子种苗繁育,推行生态种植。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种植金银花、麦冬等经济效益好的林下中药材,推广多层次立体的林药种植。
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和业态融合
  按照“产业协同、链条延伸、特色突出、循环发展”的思路,积极发展中药材产地加工,大力发展中药材产地加工一体化基地,延伸中药材产业链,扩大中成药、中药饮片加工生产,提高中药资源利用率,加快构建现代化中药生产加工体系。
  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和业态融合,推动中医药向养生保健、乡村旅游、生态建设、健康养老等领域跨界延伸,加快构建“中医药+”跨界融合业态发展新格局。
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加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开展中医药古籍文献收集和整理工作,加强经典、经方和经验的研究和推广。实施中医药特色技术挖掘推广工程,推进民间中医资源挖掘,开展中医药诊疗技术、方药技法的收集筛选工作,建立合作开发和利益分享机制,打造“国家级民间中医药特色疗法挖掘基地”。
  促进自制剂的保护、开发及推广。积极开展药材道地性的基础研究,创新中药材生产技术。推动中药加工技术研发,开展中药饮片生产的关键性技术研究,在继承传统炮制工艺的基础上,创新中药炮制工艺;支持中药生产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共建多学科融合科创平台,围绕药材道地性、品种繁育、新药产品研发、加工工艺改进等内容,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鼓励行业协会搭建中药特色产品研发信息交流平台。
搭建中医药产业服务平台
  依托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平台、重点高校,培育引进一批中医药产业成果转化人才和高技能服务人才,全力打造与德州市中医药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人才队伍。
  立足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聚焦中医药产业发展关键环节,找准定位,突出优势,培育发展壮大一批产业发展平台、商贸物流平台、专业服务平台、对外交流平台等,加快发展平台经济,促进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
做大做强中医药文创产业
  持续挖掘德州地区历代名医,整合名医资源与文化,瞄准消费新特点、新需求、新趋势,扩大德州中医药影响力。继续推进中医药“六进”活动,通过举办中医药文化节、膏方节等系列活动,在全市形成“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持续开展“海峡两岸(德州)中医药文化交流”,并以此为依托,推动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结合德州市特色开发多元化文创产品,如各种代茶饮、香囊、伴手礼、药膳配方等,丰富中医药文化体验,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群需求。
  今后,我市将坚持高质量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大宗道地药材、现代中药工业和全产业链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中医药文化名城建设为重点,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全力推进中医药经济强市建设。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高质量推进中医药名城建设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8 版:健康】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