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夏津西杨庄村发展特色种植,年产量达三百六十万公斤,年销售额达千万元——
黄瓜铺就产业富民路

村民赵爱风为客户采摘黄瓜


村民杨德林将新摘的黄瓜装箱运走


瓜农们在地里忙碌着摘黄瓜


村民于登顺(左)和于风君向客户推荐高品质新鲜黄瓜


市场工作人员为前来收购的客商过秤


黄瓜卖了好价钱,拿到钱的村民于登传笑开颜


  

□本报记者刘振兴本报通讯员邓美平摄影报道
  49岁的于登顺,是夏津苏留庄镇西杨庄村人。进入7月,他每日凌晨3点左右准时起床,与妻子一起摘黄瓜。上午9点,他们已经拉着满车新鲜黄瓜来到西杨庄村黄瓜批发市场进行交易。
  从夏津苏留庄镇向东南方走13公里,便是西杨村。这是一个有着40多年黄瓜种植传统的村庄,种植出的黄瓜香脆可口,颇受市场欢迎。许多村民都会在麦收之后,瞄准大棚黄瓜已拉秧,麦茬黄瓜还没上市的空档,巧妙安排播种时间种起越夏黄瓜,使黄瓜在这个时期批量上市,以获得更加丰厚的收入。
  “我种了8亩地黄瓜,每亩产量9000到11000公斤,7月上市初期每公斤0.75元,目前市场价比较平稳,保持在每公斤1.1元左右。今年,我预计着能挣到25万元。”于登顺乐呵呵地说。
  说起黄瓜生意经,于登顺打开了话匣子:“旺季时,每天要摘2500公斤左右。自打麦收之后种下黄瓜,施肥、打杈、浇水、掐芯……忙不过来时雇8个帮手,都是邻村村民,每人每天能挣近60元。”在西杨庄村,像于登顺一样的黄瓜种植户有40多个,全村种植黄瓜面积400余亩,年产黄瓜可达360万公斤,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
  大家一手连着农田一手连着市场,将“西杨庄村黄瓜”销往北京、天津、石家庄、沧州、泊头等20多个城市。
  销售旺季,西杨庄村黄瓜批发市场外运的黄瓜每天能达5万余公斤,而这个麦收后50天不歇业的市场每年能给西杨庄村带来近6万余元的集体收入。
  “虽然乡亲们腰包鼓了,但离心中的理想生活还有一定的距离。下一步,我们村将采用“党支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加强产学研结合,推广良种良法,开展标准化、规范化高产高效种植,做大做强黄瓜产业。我相信,在大伙儿的努力下,西杨庄村的市场会更红火,村民的收入会更高,我们的村庄也会更美丽。”对于未来,西杨庄村党支部书记于吉亮信心满满。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黄瓜铺就产业富民路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8 版:大视界】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