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宁津:1个村腾出63.5亩建设用地
■腾退闲置宅基镇域内调剂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本报讯(记者王志强高玉梁通讯员孙久生杨书强)腾退农村节余建设用地,进行镇域内有偿调剂,宁津县柴胡店镇王世英村在全市“首吃螃蟹”。7月12日,记者从宁津县获悉,该县有5个村正着手推广复制这一模式。
  如何把城镇的资金、技术、人才要素引入乡村,又如何利用农村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在镇域发展中发挥作用,实现要素双向流动?
  去年,根据中央精神,我省印发《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实施细则》,提出有序开展农村建设用地腾退利用,对腾退的建设用地可进行村内挂钩、村村挂钩、村镇挂钩,在镇域内有偿调剂归并集中利用,统筹用于镇域内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
  宁津县根据文件要求,进行了探索。
  王世英村党支部班子过硬,泥鳅养殖产业有特色,全村上下发展意愿强烈,被选为改革试点。“我们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在市自然资源局指导下,通过市政府立项,腾退的节余建设用地转化为土地指标,激活了土地潜力。”宁津县委副书记张健捷介绍,王世英村有集体建设用地97.7亩(主要为宅基地),新建安置区用地34.2亩,复垦土地63.5亩,可实现腾退节余建设用地63.5亩。
  “利用政策巧做腾挪文章,将63.5亩土地指标拆解为镇内挂钩54亩和村内预留9.5亩,通过盘活土地链、打通资金链、绑牢利益链,实现了多方共赢。”宁津县自然资源局局长陈召展给记者算起了涉及一二三产业的几笔账:
  第一产业实现增收:村里复垦的63.5亩土地,每年可稳定收入10余万元;
  第二产业有了发展空间:柴胡店镇骨干企业德州五谷食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二期扩建项目,通过增减挂钩利用王世英村腾退的54亩节余建设用地指标,解决了项目用地问题。王世英村剩余的9.5亩建设用地指标,将用于本村引进泥鳅深加工企业。
  同时,该村引进休闲垂钓、农家乐餐饮等新业态,将有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宁津:1个村腾出63.5亩建设用地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