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无标题
  

(上接4版)
  5.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小微权力清单”等基层治理制度,推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扩大村民知情权监督权;围绕宪法日、消费者权益日等重要节点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强化网格化管理,推动落实网格员专职化。
单位: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第一书记:马成亮 派驻村:齐河县华店镇辛店村
  1.加强党建引领作用,深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集中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方针政策,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名,发展党员1至2名,培育村级后备干部人选3至4名,提升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完善落实“四议两公开”“小微权力清单”等基层治理制度,提升村级治理水平。
  3.带领村“两委”成员去忠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学习,拓宽农业经营思路,发挥好党支部领办农机合作社作用,协调农机资源,为农业生产做好服务,邀请市农科院专家到村开展农业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增加村民收入。
  4.节日走访慰问困难党员、五保户等特殊群体,自费为村里癌症患者购买“德州惠民保”。村办公楼启用后,捐赠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设置政务公开栏。
单位:市农科院 第一书记:宋清斌 派驻村:齐河县焦庙镇小刘村
  1.加强党建引领,开展市农科院+小刘村联学共建活动,发展预备党员1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名,增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2.多措并举,推进小刘村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落实好“四议两公开”“三会一课”等制度,提升村级治理水平。
  3.投资3万元,更新办公桌椅、电脑等设施,拓展学习形式,通过捐赠图书、科技培训、技术服务等,提高村民致富技能。
  4.提升“吨半粮”生产能力,推广优质品种、良种良法配套、配方施肥、病虫害科学防治技术,做好农业技术培训等,促进村民增收。
  5.促成特色食品产业园、天润乳业两大项目落地,协调推进坟地迁移、树木砍伐、道路修建、旧址村庄拆迁、新楼房建设等工作。
单位:市财金集团 第一书记:王强 派驻村:齐河县安头乡大孙村
  1.加强党建工作,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打造1个特色党建品牌,培养2名入党积极分子,发展1名党员、3至4名村级后备力量;开展村“两委”班子学习、考察等活动,增强带头致富水平,夯实基层党支部堡垒作用。
  2.改善党支部办公环境,高标准提升改造党员活动室,捐赠空调、更换办公桌椅等设施。制定村庄发展规划,安装太阳能路灯40盏,打井16眼,完善灌溉设施。
  3.积极引导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通过捐赠农业机械、糯玉米种子等方式推广糯玉米订单种植,实现新增1个增收项目、村集体及农户双增收,整合区域资源带动周边村庄共同发展。
  4.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小微权力清单”等基层治理制度,完善村规民约,开展政策法制宣讲、矛盾纠纷走访排查等活动。
  5.关心关爱留守儿童,走访慰问老党员等特殊群体,捐赠文具家具,弘扬正能量,引领乡村文化新风尚。
单位:德州一中 第一书记:刘凤台 派驻村:齐河县焦庙镇董庄村
  1.加强党建引领,培养年轻党员和后备干部。发展1名党员、3名入党积极分子,培育3至4名村级后备干部。
  2.以齐河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引领,联系专家现场指导,从“耕地地力提升、现代种业提升、增产技术模式集成推广”三方面推进村“吨半粮”建设。加快天润乳业和鲁粮集团快速落户生产,谋划相关配套设施。
  3.落实“四议两公开”等基层治理制度,全面推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实现村庄治理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
  4.改善办公条件,加大文化振兴力度。捐赠办公家具、图书、电脑等,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5.落实镇村两级规划方案,村民全部搬迁住进七层电梯洋房,原址建设食品产业园,挨家入户宣传落实、分步实施。
单位:市气象局 第一书记:韩俊斌 派驻村:齐河县祝阿镇石屯村
  1.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争创先进党支部。培育3至4名村级后备干部,发展党员1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名。
  2.对接临近旅游景区,党组织牵头输送服务型人才30名,实现村民增收。争取流转土地的最大效益,发展边角经济,集体收入突破20万元。
  3.全面落实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制度,落实村级监督机制,健全基层治理制度,全面建设平安美丽乡村。
  4.送气象科技下乡,邀请专家进村讲课。争取资金5万元,捐赠办公家具及乒乓球桌等体育器材,建设老年活动幸福院,整修道路500米。
  5.做好村志撰写工作。做好困难群体走访慰问。
单位:德州黄河河务局 第一书记:张行辉 派驻村:齐河县刘桥镇邢庄村
  1.建强党组织,扎实推进村党组织共驻共建工作;培育村级后备干部3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发展党员1名,及时推动参与村庄事务。
  2.组织开展“四德榜”“好媳妇好婆婆”评选、送戏下乡、送医下乡等活动。实施村庄环境改善提升行动,及时更换村庄老化电线,计划安装10个太阳能路灯,增设3至4个宣传展架,新建标准化篮球场,硬化、美化健身文化活动广场。
  3.与村附近海特尔果品深加工等项目沟通协调,加大土地流转或代管力度,进一步增加村集体收入。
  4.完善村规村约,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小微权力清单”等基层治理制度,严格执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
单位:邮储银行德州分行 第一书记:商立新 派驻村:齐河县大黄乡后王村
  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党员的日常管理和教育,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名,发展党员1名。
  2.完善“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制度,确立民主决策,增强班子战斗力,提升治理水平。
  3.协调相关单位,升级改造党建活动室,打造党建新阵地;对接上级政府建设村级卫生室,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水平。关心困难群众,每年组织1至2次走访、慰问活动。
  4.每年组织村干部和年轻致富能手外出学习1至2次,结合帮包村蔬菜大棚等种植情况,提升致富水平,促进村集体和村民增收致富。
  5.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计划帮助后王村协调授信100万元专项信贷资金支持,解决村民融资难、担保难、融资贵的问题。探索发展居家就业项目,培养1至2名居家就业责任人,加强农村留守妇女管理和服务工作。
单位:省农联社德州办事处 第一书记:范立峰 派驻村:齐河县大黄乡袁李村
  1.推进村党支部共驻共建工作,发展1名党员,培养2名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村级后备干部3名,推动参与村内事务。
  2.结合袁李村蔬菜大棚种植情况,成立蔬菜种植合作社,组织村干部和致富能手每年到寿光、临邑等蔬菜基地参观考察1至2次,学习先进种植技术,购置优良品种,提高蔬菜产量。提升致富水平,促进村民和村集体增收致富。
  3.完善落实“四议两公开”“小微权力清单”制度,严格落实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升村级治理水平。
  4.完善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资金及政策支持,修建600平方米村民文化广场,捐赠空调电脑。
单位:中石化德州分公司 第一书记:张伟 派驻村:齐河县刘桥镇流中村
  1.定期组织流中村党支部与派出单位党支部党员的共同学习,探讨强村富民新思路,发展年轻党员2名,培养年轻后备干部3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名,缓解党员老龄化问题。
  2.邀请农科院专家传授农业知识,组织村民技术技能培训,组织村“两委”班子走出去,拓宽创业思路。结合本村实际,推广土鸡、山鸡等特色养殖,生产高锌蛋、高碘蛋、高钙蛋等系列营养蛋,建立具有农村特色的环保型养鸡模式,提升养鸡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3.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小微权力清单”等各项制度,做到党务村务财务公开。
  4.积极与派出单位沟通,为村中60岁以上老人争取慰问资金,购置羽绒服,开展艺术专业老师到村授课和送戏下乡、文化下乡等活动。
单位:市政协机关 第一书记:李艳艳 派驻村:平原县桃园街道饮马店村
  1.规范基层党组织运转各项制度,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党员培训,提升村“两委”班子履职能力与服务水平。
  2.实施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维修硬化村内路网,安装路灯30盏;健全村级活动场所功能设施,为村办公室添置办公用品;美化亮化文体广场,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3.争取农科院、科技部门与农业龙头企业支持,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合作社运行质量与效益。
  4.加强乡村社会治理,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落实红白事简办,破除陈规陋习,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工作。
  5.发挥政协组织优势,积极联系文化艺术、医药卫生等部门单位开展送文化下乡、送医下乡等惠民活动。
单位:市委政法委 第一书记:李婧 派驻村:平原县桃园街道迟赵村
  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全面提升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发展1至2名党员、3至4名后备干部。
  2.全面推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推动新行政村在建设、发展、民生、文化等方面深度融合;及时有效化解矛盾,深入落实网格化管理,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3.对黄瓜育种基地进行改造提升,安装水肥一体化设施、自动卷膜机等;种植10亩黄尊蜜梨,引导村庄发展休闲采摘项目;与黑马集团联系,拓宽“尉迟园”牌无公害蔬菜销售渠道;力争将村合作社打造成全县示范社、合作社研学点,充分发挥合作社作用,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
  4.完善基础设施,增设健身器材,新建法治宣传墙1面,美化、亮化村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村委会购置办公设备,改善办公条件。
  5.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送文化下乡、爱心义诊、法治宣传进乡村等活动,丰富百姓文化生活,增强法治观念,倡树文明新风;在春节、“七一”等节日开展党员群众走访慰问。
单位:德州日报社 第一书记:崔光宇 派驻村:平原县王打卦镇北侯新村
  1.加强党建工作,发展2名党员,培养1名入党积极分子,更换党员活动中心的桌椅和电子设备。
  2.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扩大养鸭、养猪等养殖规模,优化种植结构,把北侯西瓜、辣椒、西红柿种植经验推广到区域党建联合体相邻村,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
  3.协调派出单位帮助完善村基础设施建设,安装路灯,整改废旧水沟,购买价值1万元的体育器材设施。
  4.推动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村级事务运行机制,全面推行“三务”公开,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涉农政策,协调文化下乡和定期义诊活动。
  5.利用派出单位宣传优势对农村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进行广泛报道。
单位:市妇联 第一书记:杜守勇 派驻村:平原县前曹镇郑庄村
  1.每年至少开展2次联学共建活动或“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党日;组织村党支部党员干部到先进社区、农业示范基地参观学习2次,提升党员干部工作能力,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2.推动现有合作社多元化种植,进一步降低种植风险、增加农民和村集体收益;培养1名农村妇女居家就业项目经理人,引入来料加工项目,促进农村妇女增收。
  3.加强对村妇联组织建设的指导和对村妇联干部的培养,每年组织村妇联干部参加妇联业务培训1至2次;开展好“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评选工作,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提升村妇联组织的整体工作水平,以此带动村级治理水平的提升。
  4.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修缮村庄生产桥1座;争取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专项资金100万元,配合县乡村高标准完成村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升级;以“美丽庭院”创建工作为抓手,逐年提高“美丽庭院”创建率,力争在2023年全村“美丽庭院”创建率达到50%以上,把郑庄村建设成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5.每年走访慰问2次以上,帮扶村内“春蕾女童”“两癌妇女”等群体,关心党员群众生活;开展法律知识宣讲,发放“反家暴”宣传品,提高村民维权意识、促进家庭和谐。
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第一书记:翟晓冉 派驻村:平原县王杲铺镇甜北村
  1.加强党组织建设,增强党支部战斗力,开展特色党员活动,发展党员2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名、后备干部3至4名。
  2.积极对接省人社厅,争取“双联共建”联系点落户本村,在该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并组织村“两委”成员学习村庄治理经验,提升治理水平。
  3.改善交通条件,帮助协调硬化村庄道路。增设体育器材,修整荒废地。加强农民教育培训,着力培养乡土种养人才和“田秀才”。
  4.联系省乡村振兴专家为群众提供专业指导,升级粮食育种,增加村集体收入。协调落户优势产业项目,开发公益性岗位,促进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在村级企业开展人力资源服务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惠企利民政策宣讲等服务。
  5.积极申报省级文明乡村,优化村风村俗。争取省市县三级文化下乡,开展义诊、送春联、助学等活动。
单位:市审计局 第一书记:徐超 派驻村:平原县王杲铺镇邢博泉村
  1.采取双联共建的方式建强村党支部,规范落实党内组织生活,计划发展党员1名,培育村主职后备干部1至2名。
  2.协调有关单位拓宽进村公路、完善公路设施,建设老年活动中心,建设文化宣传墙2面。
  3.利用村里闲置的2个池塘发展泥鳅养殖,拓宽村集体增收渠道。
  4.组织村“两委”成员外出参观运行较好的合作社或者管理较好的村庄1至2次,提升村“两委”成员的管理理念和总体治理水平。
  5.适时开展文化下乡、送医下乡等活动。
单位:市统计局 第一书记:李光 派驻村:平原县龙门街道军仓新村
  1.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争取培养6名党员及优秀后备力量,进一步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充分发挥军仓土地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作用,因地制宜调整种养结构,引导发展特色农业,发展壮大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规模,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
  3.探索开展特色就业培训,培养网红电商销售人员,提高个体收入。
  4.搞好节日送温暖活动,定期走访慰问老党员、老干部以及银龄老人等特殊人群,营造社会关爱氛围,打造文明村居。
  5.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完善村规范管理。
单位: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第一书记:蒋长清 派驻村:平原县三唐乡协和村
  1.加强基层党建,发展1至2名党员,培养2名入党积极分子,争取上级支持,建设协和村党群服务中心。
  2.做好搬迁上楼工作;做好1000余米村主干道路修缮;做好3000多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
  3.依托协和村腹地的京津鲁冀产业园区,争创市级金融管家试点,加大信贷投放,促进园区企业发展,带动周边就业。为合作社联系良种、农机等生产物资设备,争取各类补贴政策,组织社员参加农业知识培训,开展外出学习,促进合作社增收。
  4.争创防范非法集资宣传试点,配套建设资金和设施,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金融知识进乡村活动等。
  5.抓好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两委”成员等关键少数,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实行村集体财务、工程、耕地调换、发展党员等重大事项公开上墙,提高村民参与度,及时解决矛盾纠纷,切实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单位:市投资促进局 第一书记:崔雷 派驻村:平原县德原街道旭和新村
  1.加强党组织建设,开展派出单位支部与村党支部共建活动,发展1名党员,培育3名村级后备干部。
  2.利用鲁望集团分红分期购入临街商铺,做好“借鸡生蛋”文章,计划导入面食加工或连锁超市等项目。
  3.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整合红白理事会,制定《旭和新村红白事理事会章程》。
  4.完善小区物业规章制度,协调投资3万元安装监控设备,投资2万元用于小区绿化,整治修建一条200米的生产路。
  5.邀请文化、医疗等机构下乡,开展戏曲下乡、爱心义诊等活动,定期走访慰问部分党员群众。
单位:市科技金融产业融合促进中心 第一书记:黄居庚 派驻村:平原县恩城镇大李村
  1.加强党组织建设,开展派出单位党支部与村党支部共建活动,定期开展党员培训,发展党员3人。
  2.实施民生工程,协调上级部门单位,为村民安装天然气;修建十里铺村西面农田灌溉沟渠桥梁,方便村民浇水和农机作业。
  3.帮助大李村成立农村合作社,把闲散宅基地、闲散坑塘收归村集体所有,用来种植果树或药材等经济作物,增加村集体收入。
  4.抓好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做到收支透明;做好信访稳定工作,保持良好的发展环境。
  5.加强村容村貌建设,美化绿化村内环境。
单位:市金控集团 第一书记:亓腾 派驻村:平原县张华镇北白村
  1.建强村党组织,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名,计划2年内开展不低于2次的联合党建活动。
  2.建恒温储存冷藏库,进行金银花深加工,争取县农业农村局项目补贴30万元资金及冷库占地耕地性质的变更工作。
  3.合作社栽种“阳光玫瑰葡萄”,通过网络平台畅通销售渠道为合作社增收30万元。
  4.申请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路面硬化、外墙粉刷、路灯提升等;完成村文化广场建设后续工作。
  5.完善村级事务运行机制,落实“四议两公开”“小微权力清单”等制度,成立村民议事会,建立多元共商机制。
单位:市实验中学 第一书记:孟飞 派驻村:平原县王凤楼镇匡张村
  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落实党内规章制度,规范开展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提升党组织凝聚力。
  2.以柴家庙合作社为基础,争取鲁望集团的支持,整合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对周边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安装1台变压器,解决农田灌溉的问题,将闲置坑塘填平种树或者种粮食,增加村集体收入。
  3.维修损坏路灯20盏,修建排水沟1100米,提升村内绿化美化水平。
  4.修订村规民约,积极参与村内重大事项研究决策,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等制度,及时化解村内矛盾,促进村庄和谐稳定。
  5、为农家书屋安装书架,捐赠图书1000册,协调相关部门开展法制宣讲、健康生活讲座、爱心义诊等活动,组织村民开展文体活动。
单位:银保监分局 第一书记:张朝文 派驻村:平原县张华镇和西村
(下转6版)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无标题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