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鲁权屯镇坚持以产带城、以城促产,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5万农民就近务工 人均年收5万元

▲中威空调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产品。记者刘振兴摄


  

□本报记者王志冕刘振兴屈大鹏本报通讯员于宁
  11月5日一早,在通往鲁权屯镇的多条主干公路上,打工的人群源源不断奔向各家企业。这些人大多来自附近乡镇和村庄。鲁权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宋士春介绍,按照“以产带城、以城促产,做强工业、以工补农”的工作思路,鲁权屯相继建成玻璃钢产业园、地源热泵产业园、中央空调科技园、复合材料产业园、返乡创业园、光伏农业科技园和中国中央空调配件城等“六园一城”,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截至10月底,已吸纳本地及周边人口5万余人就业,人均年务工收入超过5万元。山东中威空调设备集团是鲁权屯镇暖通空调产业的典型代表。2017年企业探索的“共享工厂”模式,帮助一批小微企业在互补生产短板的同时,也推动了整个暖通空调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中威集团董事长张传义介绍,目前已有20多家企业加盟了中威的共享工厂,在中威的带动下,全镇又形成了10多个“共享工厂”联盟,大家在一个平台上统一规范生产、统一品牌资质、统一污染防治、统一开拓市场,实现了企业间的资源共享,降低了生产管理成本,避免了恶性竞争。“这些‘共享工厂’还解决了三四千人的就业问题,员工90%都来自附近的农村,他们在厂里干活,平均一个月能拿到六七千元的工资。”张传义说。
  与中威集团一路之隔的是张官屯村安置社区,村“两委”班子成员王西坤告诉记者,全村700多口人基本都在附近企业打工,另外在村里租房的还有70多户,也都是附近企业的工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鲁权屯规划建设了“四纵十横”的交通网,完善了雨污管网、电力通信、天然气站、垃圾中转站等基础设施。还在建成区规划建设了10处居住小区,配套建设了1处镇居民服务中心、10处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并扩建中心幼儿园、改薄中小学13处。“产业是鲁权屯最大的优势。全镇目前注册企业近3000家,规模以上企业45家。”宋士春说。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5万农民就近务工 人均年收5万元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践行“四力”走基层】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