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引“金融活水”助农民增收致富

  □于恩峰
  近日,在全市全面深化改革“出圈”事项典型案例评审中,武城县“粮食商行+”模式在32个案例中拔得头筹。这是武城县全面深化改革、以金融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近年来,武城县围绕破解乡村振兴“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树牢系统集成思维,实施一系列具体动作,全力打好资本要素优化的“组合拳”。2016年,创新开展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办理农地抵押贷款24.68亿元,贷款额度居全省首位。2019年,创新开展全省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试点,截至目前办理股权质押贷款1.66亿元,额度居全省前列。武城县始终坚持把解决问题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内因导向,找准问题小切口,针对工作背后的体制机制、方法办法等方面的卡点、堵点、难点、痛点改而革之,以持之以恒的毅力,步步为营的坚韧,扎扎实实向前推进。
  改革永不停顿,创新永无止境。去年以来,武城县围绕激活农业全链条金融活力的目标,查问题、补短板,聚焦粮食收售环节缺少“资本活水”浇灌的症结,接续创新了“粮食商行+”模式,蹚出了一条粮食增值、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新路子。截至目前,“粮食商行”服务耕地面积17万亩,帮助全县农户共增收2100多万元。县财政投入试点资金800万元,撬动金融及社会资本1.38亿元,保障农民收益5.4亿元。
  如何做活粮食保值增值文章?解决法宝就是赋予粮食金融属性。武城县李家户镇村民李登芳,今年将百十亩的小麦都存在了众祥粮食商行,据她计算:在众祥粮食商行存一年定期,一斤可以有6分钱利息。另外,农户凭存粮凭证可在粮食商行指定的银行网点支取现金,也可以到粮食商行网点兑换农资、种子、化肥,或者用于支付农机费用。“粮食商行”按照“免费存储、存取自由、粮权不变、落价保底、存粮获利”的原则收购粮食,为农户发放存粮凭证,并计算存粮收益,赋予了粮食金融属性。会员农户可结合自身情况,像银行存钱一样选择“活期型、定期型、入股型”等存储方式,存粮时间越长收益越高。同时,财政、银行、“粮食商行”建立联合风险防范机制,确保农户存粮安全。
  针对农户粮食种植阶段资金短缺的问题,武城发挥“粮食商行”金融纽带作用,创新“粮食商行+农户+银行”融资模式。“粮食商行”联合山东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武城办事处为农户融资增信,农担公司为农户提供担保,粮食商行与农户签订购销协议,并按照购销协议约定金额提供反担保,增加金融机构授信额度。同时,农户享受农业担保贷款贴息补助政策,农户平均贷款年利率不高于2%,节约了50%的融资成本。该模式实现了农户、银行、“粮食商行”三方受益,使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注入农业“实体之田”。
  如何解决农民最关心的粮食价格问题?让农户吃上定心丸,武城县探索了“粮食商行+保险+期货+基差收购”的收益模式。即玉米成熟收割前,农户与“粮食商行”签订购销协议,双方协定基差(即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之差);玉米收割入库后,“粮食商行”指导农户在期货价格高点进行点价,点价价格与协定基差的差值作为保底收购粮价。同时,“粮食商行”向期货公司购买看跌期权,若粮食总体价格下跌,通过期货对冲风险,保证农户售粮收益。若总体价格上涨,“粮食商行”以现行收购价格(期货价格+协定基差)支付农户售粮款,有效激发了农民种粮积极性。该模式为涉农主体提供了管理风险工具,农户可以在一系列风险转移中,有效应对农产品价格变动、自然灾害影响而获得最低价格兜底保障,让农户既能在粮食减产、粮价下跌时保障收入,又能在粮食价格上涨时获得增值收益。2020年,通过该模式每亩平均增收69.6元。
  聚焦粮食收购企业融资难题,武城县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互利共赢、风险共担”原则,设立“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为粮食收购企业融资增信。县财政出资150万元,企业出资850万元,农发行按照基金扩大10倍的授信额度向认定的粮食企业进行专项授信,贷款利率执行优惠利率。截至目前,农发行武城县支行向粮食商行和其他收粮企业放款7500万元,支持收储小麦5100万公斤,收储玉米2500万公斤,节约融资成本约18%。
  (作者系武城县委办公室主任、改革办主任)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引“金融活水”助农民增收致富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观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