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德州市派武城县乡村振兴服务三队,为帮扶村修路、挖塘、建广场,村民说——
“服务队让我们村大变样”
  

□本报记者徐冬晓本报通讯员张振旭
  6月25日,记者在武城县广运街道赵前坡村新修建的广场上,看到几名村民正在练歌。攀谈得知,有的人是邻村杜前坡的。赵前坡村村民崔洪玉介绍:“这里原是一个臭水湾,垃圾遍地,是乡村振兴服务三队来了给我们建的广场。不仅建了广场,还给村里修了水泥路,挖了蓄水池塘,解决了全村的浇地问题。乡村振兴服务队让我们村大变样!”
  大变样的不仅赵前坡村,还有王前坡、杜前坡、董前坡、棘围村4个村。2019年7月,市派武城县乡村振兴服务三队来到武城县广运街道,承担起5个村的帮扶任务。两年来,他们以“五大振兴”为统领,因村施策,抓党建促发展,办实事解难题,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变了村容村貌,找到了增收路子,提高了村民幸福指数。
办实事解难题,提升村民幸福感
  市派武城县乡村振兴服务三队由市委编办、市自然资源局、市文化和旅游局等9个单位的9名同志组成。到村之后,他们经过调研了解到2个村因自来水管道跑冒滴漏不能正常供水、一个村没通天然气、4个村浇地困难。他们从问题入手,靶向施策,蹚开帮扶路。积极联系县水利局等部门,完成赵前坡村、董前坡村自来水改造工程,实现了24小时供水;为赵前坡村通上了天然气,村民做饭取暖不再烟熏火燎。将王前坡、杜前坡、赵前坡、董前坡4个村全部列入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清理废置坑塘5个,新上扬水站1处,疏通沟渠2000余米,并建立引渠分流站2处。
强组织兴产业,夯实发展根基
  记者到赵前坡和棘围村采访时,了解到两个村都换了村党支部书记,座谈时还邀请原来的老书记参加。市派武城县乡村振兴服务三队党支部副书记赵建美说这叫“扶上马送一程。”
  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村党支部书记对一个村的工作起关键作用。所以在今年春天农村党支部换届选举过程中,市派武城县乡村振兴服务三队与广运街道党工委密切配合,为村党支部书记到退休年龄的两个村,选出了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为了保证工作连续性,让老党支部书记带上半年。
  帮扶以来,服务队对各村党建尤为重视,指导帮扶村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规范支部活动场所建设,对五个村庄的党员活动中心进行升级改造。积极培养后备人才,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两年来,共发展党员4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5人、支部书记后备人选4人。
  在工作中,他们认识到产业是村集体增收的关键。上级为帮扶的每个村安排产业发展资金100万元。服务队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征求意见,会同广运街道党工委研究确定,整合5个村的资金建设肉牛养殖场,由养殖大户租赁经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霍少辉介绍:“肉牛养殖场选址340国道高庄村南侧,占地20余亩,目前,青储池已基本完成,牛棚、管理用房及生产用房主体预计7月底前全部完成。已有多家养殖大户报名参与租赁会商。”
送温暖惠民生,树新风结深情
  “乡村振兴服务队一直特别关心我的生活,不仅给我翻盖了危房,逢年过节还带来米面油。去年腊八节,队员们还来给我贴对联,陪我一起吃饺子。自从来了服务队,村里的变化可大了,村民打心里感谢他们!”赵前坡村贫困户赵东燕说。
  市派武城县乡村振兴服务三队将乡风文明、文化繁荣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内容,定期开展“送温暖、送文化、送科技”三下乡活动。协调派出单位,为赵前坡村捐赠农业生产、国学经典等方面图书500余册;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积极推动各村“好媳妇、好儿女”评选工作。邀请德州京德眼科医院、武城县中医院的医生到棘围村、杜前坡村义诊,并为患白内障的村民免费手术。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服务队让我们村大变样”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7 版:基层】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