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成立合作社,发展电商,让步入低谷的特色种植再兴旺——
王打卦镇西瓜产业升级
  

□本报记者袁芳本报通讯员董娟
  2月初,在平原县王打卦镇北侯村,3.4万平方米的新型钢结构冬暖式大棚里,工人们正忙着栽种西瓜苗。“第一批一共栽种了2.2万棵瓜苗,大约‘五一’过后就能成熟,预计产量达20万斤。”北侯蔬果农民专业合作联社理事长王洪友高兴地说。
  王打卦镇人多地少,自1992年起,当地就发展起了以早春西瓜为主的特色产业,早春西瓜种植面积达万余亩,是当时我市最大的早春西瓜种植基地。
  但在约10年前,很多瓜农却自己毁掉了西瓜大棚,不种了。“以前,瓜农都是自己种自己的,品种长时间不更新,导致品质跟不上,价格也卖不上去。”王洪友说,因为收入少了,慢慢地,瓜农不愿意种了,种植规模一直在缩小,产业发展步入低谷。
  产业优势就是发展优势,为了保护这一得来不易的特色产业,也为了让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近年来,王打卦镇把西瓜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产业来抓,帮助果农成立专业合作社,注册“北侯”“洪恩”等商标,并多次邀请技术专家对瓜农进行指导,不断提升西瓜品质。
  “我种了20多年西瓜了,中间有几年不种了,辛苦不说,销售是个大问题。卖不出去,西瓜都烂在地里,还不如出去打工挣钱多。现在,我又重新干起了‘老本行’,瓜不愁卖了,有人上门收。”潘邓村村民邓洪生介绍,如今,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合作社与周边城市农贸市场签了订单,村民们的西瓜在种植前就已经签了销售合同,西瓜成熟后,买方直接开车拉走,他们再也不用赶着车到处去卖瓜了。
  在王打卦镇,很多像邓洪生一样的瓜农重新种起了西瓜。各村的合作社在整合西瓜种植资源后,建立了北侯瓜菜交易市场等3处大型市场,统一对外销售,实现“合作社+农户+电商”产业化经营模式。同时,该镇成立由11名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服务队,为周边西瓜种植户提供免费技术服务,有效解决资源难共享、销售难抱团、技术难推广的“三难”问题,让瓜农实现稳定增收,王打卦镇的西瓜产业升级了。
  “这几年,西瓜产量不错,价格也好,仅靠种植早春西瓜,北侯村集体收入年均300万元左右。”王洪友介绍。
  收入多了,奔小康的劲头就更足了。去年5月,王打卦镇成立北侯蔬果农民专业合作联社,整合北侯村、王打卦村、潘邓村等5个村庄的西瓜种植资源,筹资120万元,在核心位置新建17个冬暖式大棚,将打造成大棚西瓜种植示范基地。全部建成后,可种植精品西瓜苗6万余株,预计收入达到110余万元。
  “目前,全镇西瓜种植面积2300多亩。我们将在这个种植基础上,充分发挥党支部组织优势,突出特色,提升西瓜品质,让精品更‘精’,把‘西瓜专业镇’这个品牌打得更响,从而实现产业提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王打卦镇党委书记陈付涛说。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王打卦镇西瓜产业升级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6 版:基层】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