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30家,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过五成——
禹城:科技创新激活发展原动力

▲伦镇创新创业园


▲▲德州高新区鸟瞰德州高新区鸟瞰


  

□本报记者张志宁本报通讯员庞占英
  日前,国家高新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公布新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名单,禹城市的山东汇嘉磁电科技有限公司、松果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山东百龙创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家企业上榜。
  禹城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聚科技创新要素,搭建企业发展平台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鼓励企业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同时,精准对接引进优质项目和高端人才,激活发展新动能。截至2020年底,该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3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过五成。
打造创新平台,集聚要素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产品由两片粘贴板和一根牵张条构成,采用侵入性方式固定皮肤,促进皮下组织愈合,可替代张力缝合,用于各种急慢性创面,无需二次手术。”经过一年多的研发,日前,山东东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皮肤扩展器问世,谈及新产品的用途及好处,公司负责人桑梓光滔滔不绝。
  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从事生物技术推广服务、医疗器械技术开发、医疗器械生产及销售等于一体的企业,2019年从济南市整体搬迁至禹城。为推动企业做大做强,禹城市科技局负责同志带领企业与高等医学科研院所对接,引进前沿医疗技术及最新研发成果,并帮助企业进驻国家级孵化器载体,享受相应政策支持。借助平台,公司已拥有7项技术专利。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是一个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我们要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搭建科技创新载体,以科技促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工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禹城市委书记,德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滕海强说。
  为厚植科技创新土壤,禹城市全面强化产业创新和科技配套,制定“禹城科技创新30条”“5331人才计划”等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出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的实施意见》等意见建议,鼓励企业发挥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与此同时,依托国家高新区集聚打造创新引擎,建立“需求研发+创业孵化+产业加速”的全链条服务载体,夯实创新创业承载力。另外,引导企业从实际需求出发,围绕对产业有重大引领和拉动作用的重点领域开展攻关,优先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牵头或参与承担国家、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承建国家、省、德州市级科技创新平台。
  创新要素的不断集聚让禹城市成为创新发展的高地。该市企业累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科技项目课题21项,省、市重大科技项目课题68项,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省级科技奖励10项,是德州市获得国家级科技大奖最多的县市。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73家,国晶新材料、伟日生物、晨旭新材料等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纷纷建成相关领域市级创新平台,无卤环保阻燃剂、乳酸链球菌素等一系列先进成果得到加速转化。
精准对接,源头活水带动产业结构转型
  1月25日,在山东一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到处呈现着一派繁忙的生产场景,自去年9月27日项目投产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不断。
  山东和正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位于济南市槐荫区,是一家为环境污染工程提供整套解决方案的高新科技企业。2017年,因所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公司需要外迁,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德州高新区招商人员立即上门对接。在考虑到禹城市良好的投资环境后,公司决定在此注册山东一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在博通数控产业园投资1亿元建设年产3300台(套)水处理环保设备制造项目。经过近2年的建设和研发,多款新型污水及处理设备顺利下线。
  和正环保落地禹城市看中的是这里良好的发展环境,而禹城市则看中的是他们强大的带动能力。项目的落地不仅能提升该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还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禹城市充分发挥德州高新区这一平台载体作用,牢牢把握“高”“新”发展定位,围绕医养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产业链条精准招商,重点对接央企、国企、行业百强企业,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对于整体搬迁的高新技术企业,除享受德州市级奖励政策外,禹城市也配套了相关政策。另外,禹城市将伦镇创新创业园等乡镇产业园区一并纳入发展规划,与高新区密切联动、共同发展。通过精准对接,去年全年,禹城市新开工项目50个,总到位资金129亿元,其中高新技术类项目占比过八成。
  在精准对接高端项目的同时,禹城市出台人才引进和培育政策,围绕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培养和引进急需人才。同时,深化与中科院、山东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引进或建立大院大所分支机构,为企业提供科技成果研发和转化服务,打造集科研创新、交流融合、成果转化等于一体的高能级创新平台。
  得益于良好的发展环境,禹城市先后引进院士6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1人、“长江学者”3人、“泰山学者”及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1人。禹城市政府与山东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建生物工程、晶体材料、石墨烯三大研究院,18家企业与山东大学建立了深入合作关系,42项科技成果在禹城转化,打造出禹城协同发展的山大模式。另外,积极引进山东火炬生产力促进中心等高端科技服务资源,搭建了禹城市火炬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专业化服务机构,全力帮助企业引进适用成果和高层次人才。目前,植物源软胶囊、生物细胞反应器等一系列成果引进转化。
技术改造,传统企业抢占高端市场
  “在税收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方面享受优惠”“研发投入方面给予补贴”“公司知名度进一步提升”……1月22日,谈及获评高新技术企业的好处,山东天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芦清泉一口气便说出7条,而他感觉最受益的是通过申报,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研发体系日益规范,推动了企业长足发展。
  天盛机械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生产农用机械配件的本土企业。2018年初,禹城市科技局和工信局的主要负责同志找到芦清泉,鼓励他加大研发及技改投入,并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对接,帮助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公司迅速实现从加工零部件到整机生产的转型,并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评审。
  “企业技术改造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是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我们要聚焦难点痛点,深入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禹城市工信局局长孙斌说。
  去年以来,禹城市牢牢把握工业经济转型发展主线,深入实施产业链长制,由市级领导任链长,全力推动产业整机化、终端化、智能化、品牌化、集群化发展。同时,出台政策、搭建对接合作平台,鼓励企业提升创新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针对部分企业产品结构单一、产品低端的现状,禹城市相关部门指导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并购重组、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借力外来资金、人才、技术、市场营销优势上项目,通过技术改造积极引导企业扩大有效投资。通过牵线搭桥,通裕重工与南京风电、东方电机合作,实现由风电主轴向风电整机的转型,带动配套企业20余家。禹王集团延伸产业链,高端食品、药品实现终端销售,荣获中国工业数字化卓越实践奖;保龄宝获批全国唯一的功能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为推动产业结够转型升级,禹城市面向企业征集技改意见和项目,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去年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79个,总投资达129亿元。其中,通裕重工大型能源装备机加工车间建设项目、东君乳业年产9万吨乳制品及饮料项目等10个项目列入德州市工业重点技改项目。79个技改全部投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84亿元,将有力支撑禹城市高端制造产业新城的建设。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禹城:科技创新激活发展原动力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区域协同发展】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