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养肉牛、种桃树,发展边角经济、改造废旧坑塘——
西店村:5年摘掉贫困帽

村民到百亩三红梨采摘园工作


村里成立养殖合作社,15户贫困户养牛脱贫


志愿者送书画下乡,为村民提供精神食粮


村民采摘龙峰桃


建起凉亭,为村民提供休闲好去处


村内干净整洁的道路


  □本报记者王志伟王志冕本报通讯员吴华摄影报道
  武城县李家户镇西店村是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去年村集体年收入达25万元。可就在5年前,它还是一个省级贫困村:全村有村民151户43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1户,乡村小路两旁堆满垃圾和柴火。
  变化从2015年开始。这年,46岁的朱玉国作为省派“第一书记”来到西店村,和村党支部书记李福祥携手开启了西店村的致富之路。
  组织贫困户养牛,是西店村迈出的第一步。利用上级拨付的30万元扶贫资金,成立了祥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吸引有劳动致富愿望的15户贫困户入社。每户按5000元进行补助,不到一年可出栏29头牛,每头纯收益3500元。
  趁热打铁。西店村采取“股份制”运作模式,31户贫困户每户按5000元补助资金入股豆芽种植项目。 2016年,又整合扶贫资金完成了200亩“龙峰桃”、100亩“三红梨”和林下150亩的沙参、射干的特色种植园建设项目,进一步夯实了产业基础。
  与此同时,生态理念也贯穿其中:豆芽种植的副产品“豆皮”可以作为牛饲料;养牛回收的牛粪可以供应沼气池生产有机肥;有机肥可供应果树;沼气池可以处理生活垃圾和庭院落叶。
  村里把48处废弃宅子一次性清理出来,投资10余万元,免费为村民提供树苗和种子,帮他们把“破房子”打造成“后花园”。同期,村里还平整村外废旧坑塘50余亩,开发了10亩藕塘、40余亩鱼塘。“未来,我们准备重点挖掘民俗文化,开发当地石磨香油、豆腐等特色旅游产品,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带动学生研学实践,把我们西店村的旅游发展起来。 ”谈及未来,李福祥信心满满。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西店村:5年摘掉贫困帽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大视界】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