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巴彦淖尔市创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引领绿色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
天赋河套 塞上江南的品质担当
  编者按 8月6日至9日,践行“四力”走边疆·全国百家党报社长(总编辑)巴彦淖尔行活动举行,本报记者应邀参加,与全国近百家党报的140多位媒体人一起走进巴彦淖尔,近距离感受“天赋河套”品牌引领农牧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当前,巴彦淖尔市坚持以“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加快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生态建设
奏响“山水林田湖草”和谐共鸣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巴彦淖尔境内阴山巍峨、黄河奔涌,层林叠嶂、沙漠浩渺,草原一望无垠、湖泊星罗棋布,再加上八百里河套田园,在这里,山水林田湖草沙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生命共同体。在这一生命共同体中,任何一部分出问题,都会引发全身“并发症”。
  乌梁素海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是全市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的核心,也是实现全市绿色发展的前提和根基。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在乌梁素海打响了一场点源、面源、内源综合治理的战役。
  点源治理釜底抽薪。出台了《乌梁素海源头污水治理实施方案》,实施点源污水“零入海”行动。计划于今年底,全市5500多万吨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全部再生利用,不再进入乌梁素海,彻底斩断点源污染。目前,全市已建成乌梁素海流域20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排水污染源在线监控。建成投用8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和3座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覆盖各旗县区。
  面源治理系统施策。今年,全市全面开展农业生产“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降耗、控膜提效”四控行动,将投入1.7亿元,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内源治理产业破题。实施产业化治污新对策破解清淤投入难题,通过底泥变有机肥破解清淤去向难题。通过大力实施生态补水工程,提升湖体生态功能。规划实施“河湖联通”工程,把区域内湖泊、湿地、水库通过水网体系连接到一起,变水患为水利,彻底解决乌梁素海流域生态隐患问题。
  随着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脚步的加快,乌梁素海水质逐年转好、乌兰布和沙漠披绿、乌拉山植被恢复、森林绿地面积扩大,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乐章越奏越动听。
天赋河套
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大引擎
  多少年来,河套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一直是千家万户对着市场,缺少统一的生产标准,缺少统一的区域品牌,面临着好产品没有好品牌、高品质没有高收益的尴尬。认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市委、政府提出以“天赋河套”品牌为引领,建设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发展战略。
  2018年5月10日,河套农产品品牌战略发布会在上海举行,自此,建设河套农产品品牌,推进河套品牌注册、认证和保护工作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 2018年9月7日,“天赋河套”巴彦淖尔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天赋河套”品牌大幕开启,首批获得品牌授权的6家企业10款产品精彩亮相。
  一年多来,河套白酒走出国门,兆丰面粉摆上了北上广市民的餐桌,从人民大会堂到纽约时代广场,标有“天赋河套”符号的产品吸引了海内外消费者的眼球。搭乘“天赋河套”品牌快车的11家企业49款农畜产品销量大幅增加。
  在“天赋河套”品牌引领下,全市坚定不移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路子,大力实施质量强市、品牌强市战略,全力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全市农牧业产业化驶入快车道,带动现代农牧业跑出“加速度”。
  目前巴彦淖尔市已形成粮油、炒货、果蔬等六大优势产业,是国家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有机原奶、葵花子、脱水菜生产基地。农畜产品出口额连续10年居内蒙古首位,远销五大洲93个国家和地区。
  叫响“天赋河套”品牌,最重要的是严把产品质量关。为此,巴彦淖尔市在农业生产中把提升产品品质作为品牌发展的第一要务,着力推进农畜产品品牌化体系、标准化体系、可追溯体系“三大体系”建设,推进农牧业生产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降耗、控膜提效“四控”行动。目前,全市已新制定了130项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获得“三品一标”的认证企业共有125家企业的385个产品,建设“三品”原料生产基地面积269万亩,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00万亩。
  在“天赋河套”品牌引领下,巴彦淖尔农牧业演绎着从“塞外粮仓”到“天下厨房”转型升级的农业奇迹。
三产融合
八百里河套平原绽放无穷魅力
  风吹麦浪,瓜果飘香,葵花向阳,粮丰畜壮。盛夏时节,八百里河套田畴似锦、沃野生金。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遍布城乡,一条条农牧业产业链在田野上延伸;精深加工农产品走俏国内外大市场,“绿色河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订单契约型、服务协作型等各种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带给农牧民更多实惠;科技人员走进田间地头“零距离”服务农牧民,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从田头到餐桌”可追溯。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无穷魅力正在这片热土上尽情绽放。
  今年,内蒙古兆丰面业公司订单种植的20000亩有机小麦喜获丰收。新收获的小麦被运回兆丰公司进行晾晒,并加工成面粉。
  龙头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产业链条延伸到田间地头。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培育或引进了恒丰、河套酒业、中粮、伊利、蒙牛、圣牧高科、鲁花、小肥羊等一大批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了粮油、肉乳绒、籽类炒货、瓜果蔬菜、蒙中药材、酿造加工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在“天赋河套”品牌引领带动下,全市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郑玉全是前旗大佘太镇新胜村四组农民,他家有150亩土地,以前种玉米,一亩地收入400多元。 2017年,他把150亩土地全部流转给内蒙古天衡制药有限公司种植药材,每亩地流转费520元。他在基地打工,负责药材从种到收的全程管理,月工资4000元。在种植和采收季节,如果他愿意种植、采收,每天还能增加收入150元。郑玉全说:“以前受苦受累一年下来最好的时候也就收入五六万元,现在土地流转费一年7.8万元,工资最少4.8万元,加起来12万多,收入翻了两倍还多。 ”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依托乳、肉、绒、粮油、瓜果蔬菜等优势特色产业,通过政策扶持、机制创新、典型带动,不断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全市农企利益联结覆盖率达80%以上,20万户农牧民进入产业化经营链条。去年,全市农牧民人均来自产业化的收入近万元,占总收入的70%以上。今年上半年,全市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71元,同比增长8.8%。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天赋河套 塞上江南的品质担当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他山之石】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