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回答好如何激活动能、培育动能、让动能持久发力的问题——
庆云:探寻动能转换新路径

▲庆云县新旧动能转换项目集中开工仪式现场


◆大国重器公司技术人员在测试新产品


◆天庆科技公司研发人员在进行水样分析比对实验


◆山东水发田园综合体智能温室大棚


  □张秀葵王凡存吴海燕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安排,作为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庆云县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全面培育强劲持久新动能,汇聚人才支撑新优势,回答了如何激活动能、如何培育动能、如何让动能持久发力的问题,探寻一条新旧动能转换的新路径。
  改革创新激活动能转换引擎
“我们自主研发的水性树脂产品,是一种环保型的绿色材料,可有效解决溶剂型树脂存在的污染问题,已经被国家列为产业政策重点支持产品,走在了水处理行业技术最前沿。 ”在庆云县天庆科技有限公司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司总经理王福平说。
  天庆科技有限公司始建于1992年,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虽然公司有着20多年的运营经验,但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客户对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加快技术创新成为公司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在庆云县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推动下,天庆科技启动科技创新工程,将水性树脂产品作为突破口,设立企业研发中心,成立专门的研发队伍,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战略,加大资金投入,实行专项技术攻关。经过几年的不断突破,如今,天庆科技已经拥有水性树脂自主设计的工艺流程和成熟的生产线,产品得到了国内主要制革企业浙江卡森集团、广东大红马纺织新材料有限公司等的认可,成为公司业务经营的重要增长点。
  天庆科技的蝶变升级只是庆云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一个缩影。该县充分利用入选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有利平台,加大科技企业孵化推广力度。在全县筛选30多家科技型企业,在科技、品牌、人才、金融等方面加强要素支撑,设立5000万元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和5000万元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建立企业主导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支持骨干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平台,推动创新发展。在一系列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举措下,去年以来,庆云县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50%,转化科技成果80余项。“创新不单纯是技术创新,更重要的是制度创新。一个项目最终审批下来大约要跑二三十个部门,在来来回回的审批中,容易影响项目落地的进程,我们必须通过一系列改革创新彻底扫除制约新旧动能转换的藩篱,唯有此,才能使新动能活力迸发。 ”庆云县县长孙洪昌说。为此,庆云县紧抓“放管服”改革这个“牛鼻子”,为市场“腾位”、为企业“松绑”、为群众“解绊”。“我们率先在全市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制度,将36个职能部门的253项行政审批事项集中,成立重点项目代办帮办办公室,确保进一个门找一个人就能办成一件事,加快好项目大项目迅速落地。 ”庆云县政务服务中心主任王志广介绍。该县还深入推进税收共治,探索推进“一窗受理”改革,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办好事、不添堵。大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清产核资、量化确权,加快形成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庆云改革模式。创新成立督考办、改革办,将与企业打交道的部门和干部全部纳入督考范围,启动安商新规,对刁难客商、企业的人员,实行通报曝光,情节严重的将问责,坚决营造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让新动能竞相涌流。
  今年以来,全县已累计取消、停征、减征或免征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10余项,精简审批环节、流程53项。目前,不动产登记、纳税等事项实现“一窗受理”。
  产业培植打造动能转换聚集地
  走进山东水发田园综合体智能温室大棚,一眼望去,一串串的小西红柿挂满枝头,格外惹眼。
  与普通温室大棚不同,这里的蔬菜种在盆子里,靠营养液无土栽培。“我们的蔬菜生长脱离土壤,全程不使用化肥,采用物理方法控制病虫害,不仅摆脱了地域和时令限制,还杜绝了污染,产量更是可观,每平方米种植面积可产小西红柿10多公斤。 ”该项目负责人周伟建介绍,“同样是小西红柿,我们的产品可直通京津大型超市,价格是普通产品的几倍。 ”
  山东水发田园综合体项目是庆云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也是山东水发集团投资10亿元打造的集智能温室大棚种植、蔬菜加工、旅游观光等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项目。该项目的落地投产,有力推动了庆云农业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进程。
  一个招商项目带动一个产业,庆云县把招商引资视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产业培植的“加速器”。“我们依托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十大产业,成立各产业招商推进小组,实行一个产业、一支队伍、一批龙头、一笔经费、一个目标、一个机制的‘六个一’双招双引工作分线作战法,实现一般招商向专业化、精准化、产业化招商转变,力争五年引进培强100家纳税过千万元企业,吸引1万名人才返乡创业。 ”庆云县经济合作局局长张志博说。为加快产业培植,庆云招引、筛选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储备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工程重点项目库,设立1000万元的重大项目招商基金和1000万元的产业发展扶持基金,为新动能项目“扶上马、送一程”,把庆云打造成动能转换的聚集地。
  优质项目是筑牢产业的基石。在产业培植中,庆云县坚持培大培强,主动帮助优质企业强身健体,增强动能转换动力。该县坚持抓大扶小“两手并用”,一手抓大企业顶天立地,形成龙头效应;一手抓小企业铺天盖地,造就成批成群的“小巨人”。突出双向发展,一方面给出最优政策,引进一批占据行业高端的央企强企,对本土现有企业,该整合的整合、该扶持的扶持,将有限资源用到刀刃上;另一方面,强力推进“三清理一整顿”工作,对“小散乱污”企业、“僵尸企业”,加快市场出清,推进腾笼换鸟。目前,全县已清理盘活闲置土地1200余亩,为项目落地留出空间。
  产业培植,离不开园区的支撑。该县将园区作为动能转换的主阵地,推动各类优质资源要素向园区集聚。深化与北京通州区的合作,高水平建设经济开发区及京津冀产业园,打造创新创业主阵地;依托国家级石斛小镇,推进尚堂绿色产业园建设,集聚绿色资源、引进绿色项目、发展绿色产业;依托各乡镇园区特色,推进木制品加工、体育器材等乡镇产业园建设,打造多个产业承接平台,为动能聚集提供坚强支撑。
  人才支撑汇聚动能转换持久动力
  在大国重器自动化设备(山东)股份有限公司10500台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项目车间,一台点焊机器人正在灵活摆动着机械臂,在铁板上焊出“大国重器欢迎你”几个字。“这台机器人技术综合性强,不仅运用了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成套技术,而且集中融合了工业机器人控制技术、机器人动力学及仿真等先进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制造、安装、检测、物流等生产环节,以及汽车整车及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等众多行业。 ”大国重器公司总经理李月琴说。
  从最初的一家作坊式数控机床加工企业,发展成为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司,大国重器实现了由数控机床加工向高端机器人制造的飞跃。“公司能够跨越式发展,多亏了我们引进的几位专家,提升了公司科研保障能力。 ”李月琴说,“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机器人研究院首席专家克劳斯·席林教授,对公司工业机器人特别是关键部件RV减速机作出前沿式改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武新章教授,在伺服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方面有重要成果转化,这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使我们迅速接近世界领先水平,他们不断更新换代的研发成果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 ”
  大国重器的发展得益于庆云县实施的“人才强县”战略。该县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理念,把人才支撑作为汇聚动能转换的持久动力,突出人才以用为本,持续创新人才政策,打造庆云人才的“蓄水池”。“我们实施‘5151’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计划,成立5000万元科技人才专项资金,专门用于人才创新创业,设立科研平台奖励补助,鼓励和支持高层次人才到庆云创新创业,凡是国际顶尖创新创业团队到庆云创新创业,最高可获得3000万元资助。 ”庆云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吉军说。为此,该县注重发挥全国返乡创业试点县引领作用,主动与北京、天津、济南等地高校院所对接联系,选派26名干部赴北京通州区挂职,实地开展招才引智工作,全力收集人才信息。借助组建百名专家库契机,主动与各领域高层次人才对接联系,先后赴东北大学、山东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农科院等高校院所举办人才洽谈活动,在新品研发、技术转化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人才引得来还要留得住。该县实施“庆云英才”评选工程,对各行业人才入选计划的,连续3年每人每年给予1万元生活补助,对大学生创业的,最高给予50万元的经济补助,为各类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另外,投入近亿元,建成了覆盖县、乡、村、企四个层面的人才公寓4.8万平方米,并设专人负责管理,让人才工作舒心、住得安心,为他们提供完善的后备保障。截至目前,已与包括工程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在内的179位高层次人才对接合作,与山东大学、山东农科院等3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一山放过一山拦,做好新旧动能转换这篇大文章,还要破解更多的难题。今后,我们将以问题为导向,把握新旧动能转换关键点,靶向发力、重点突破,以更大力度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的新格局,走出庆云独有的新旧动能转换路径。 ”庆云县委书记王晓东说。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庆云:探寻动能转换新路径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