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为大气治理贡献“德州智慧”
——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2+26”城市跟踪研究工作现场交流会侧记
作者:任立松张晓航

与会人员观摩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 记者 王志伟 摄


  □本报记者 任立松 张晓航
  12月22日,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2+26”城市跟踪研究工作现场交流会在德州举行。 150余名“2+26”城市“一市一策”跟踪研究工作组专家、环保部门主要负责人汇聚一堂,为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把脉定向、贡献智慧。
  现场交流会落地德州并非偶然。主持会议的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柴发合用两个“前所未有”表达了对德州的赞赏:力度前所未有、措施前所未有。我市自承接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区四基地”重要任务以来,始终把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摆在头等位置,获得地方立法权后,首部政府规章即剑指大气污染防治,继去年拿下空气质量总体改善幅度、PM2.5改善幅度、获省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资金数额3项“全省第一”后,今年10月至今,PM2.5改善幅度居“2+26”城市第9位,重污染天数仅1天,同比减少91.7%。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市抓住了“一市一策”跟踪研究工作组驻点德州的重大机遇。 8月以来,由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牵头、一线专家团队组成的28个工作组,对“2+26”城市进行驻点指导,28座城市的治霾体系装上“科技芯”,大气污染治理逐步形成“发现-会诊-解决”的科学运行机制。
  如何让“最强外脑”为我所用?我市迈出了可贵的探索步伐。调动环保、气象、经信、交警等部门单位与工作组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建立每日一商、每周专报、逢重污染加密的会商机制,工作组“跟踪研究工作专报”成为市长案头的必备参考,全市上下形成了“市长批办、专班跟踪督导、县市区落实”的闭环模式;工作组在精细化解析的基础上提出的“治尘”“限车”等措施建议,全部转化为我市的决策和行动,“科学施策、精准治污”成为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标准动作。“双方的合作,堪称‘无缝接合’! ”会议现场,听完驻德州工作组专家的分享,国家环境保护大气复合污染来源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书肖大加赞扬,“德州把工作组的‘外脑’作用发挥到极致,使建立在科学研判基础上的治污举措更加精准、务实、有效。 ”
  山东省环保厅厅长王安德认为,工作组带着问题、带着责任、带着感情进驻研究,德州抓住机遇、密切配合、有效互动,让各方力量拧成了一股绳,提升了治理大气污染的档次和水平。
  “在跟踪研究与政府工作结合上,德州是楷模。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主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海生说,将会议放在德州,就是想让更多的城市现场感受、增进认知、收获启发。
  “干货满满、启发良多。 ”太原市环保局总工程师夏玉林道出了与会者的心声。交流会上,德州、北京、天津、太原跟踪研究工作组先后就自身做法进行了分享。“理论结合实践,思考见诸行动,兄弟城市间的做法既相互启发,又相互补充,对今后做好大气污染防治意义重大。 ”夏玉林说。
  值得一提的是,与会者还对我市大气污染防治会商工作进行了观摩,完备的机制、严谨的流程、务实的作风赢得了大家一致好评,很多与会者表示,一定将“德州版”跟踪研究会商机制带回去,促进本城市会商机制的完善提升。
  “交流会是个非常重要的节点,促进了与会环保部门负责人与业内专家的互动交流,将极大推进‘2+26’城市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向更高、更深入的层次迈进。 ”李海生说。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为大气治理贡献“德州智慧”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