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齐河经济开发区鼓励企业与丧失劳动能力贫困户签订就业协议
设虚拟岗位搭起扶贫帮困平台
  齐河讯(王业婷)“街道协调爱心企业帮扶我,我现在每个月都能领‘工资’,这下可解决了我们这些没有劳动能力贫困户的难题了。 ”12月10日,齐河经济开发区丁庄村贫困户于菊花高兴地说。
  75岁的孤寡老人于菊花腿部有残疾,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非常艰辛。然而让老人既意外又高兴的是,自今年6月份起,位于该县的齐河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为她设立了虚拟岗位,老人每月可领到100元钱的工资。不仅如此,由于老人房子年久失修,该公司决定为老人建新房子。包括于菊花老人在内,该公司共帮扶了23户无劳动能力贫困户。
  在经济开发区,像于菊花一样领到扶贫企业虚拟岗工资的帮扶对象共有56户。 2016年,开发区133户、327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今年新识别贫困人口仅6户、13人,同时,该区对2016年已脱贫人口继续帮扶,确保不再返贫。
  如何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针对贫困户中很多人没有劳动能力的人群特点,尤其是有些贫困户是因病或因残致贫的实际情况,经济开发区鼓励辖区企业设立精准扶贫特殊岗位,推动贫困户全面脱贫。虚拟岗位是面向贫困户中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设立的,通过工会组织协调,由企业认领一名或多名贫困户,经企业和贫困户双方确认并签订就业相关协议,实现虚拟就业,按月发放一定数额的工资。他们还为丧失劳动力的贫困群众亲属提供就业岗位,从亲属的劳动所得中,提取一定数额发放给丧失劳动能力贫困群众。此外,发动企业党员进行一对一帮扶。目前,已发动10家爱心企业设置虚拟岗位进行帮扶。
  同时,齐河经济开发区征得困难群众同意后,引进产业项目,用扶贫资金入股的方式,把贫困户全部变成股东,年底按股分红,使贫困户长期收益。该区累计投入105万余元,实施了盛景源果树种植、聚丰牧业扶贫、桂柳养殖扶贫等3个产业扶贫项目,每年可为贫困户每人带来300余元的收入。
  此外,齐河经济开发区出资为11名贫困群众缴纳了合作医疗费用,确保贫困户应保尽保;精准医疗救助4户贫困户;2户贫困户纳入了危房改造计划;4名家庭贫困的学生纳入“雨露计划”,该区拿出资金助力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校学生,坚决杜绝因贫辍学。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设虚拟岗位搭起扶贫帮困平台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6 版:三农基层】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