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乐陵重拳出击,坚决取缔87家“土小企业”——
空气质量连续4个月全市第一
□本报记者王育恒彭彦花本报通讯员韩健

乐陵元宝湖天蓝水碧(资料图)。杨大为摄


  2月17日,乐陵市中心广场的晴空蓝天下,三三两两的孩子们欢快地跑过……记者从德州市空气质量通报上看到,乐陵市空气质量近4个月连续排名第一。这是该市环保局联合公安等部门和乡镇街道联手重拳治污,先后取缔87家“土小企业”后的成果。
  放过自家亲戚,还有什么脸面对别人执法?
“你表弟被公安局拘留了,你是环保局长,你给说句话呀!”去年8月,该市环保局局长吴新生面对前来求情的表叔一脸凝重,他动情地说:“全市人民都在看着呢,如果我徇私情,还有什么脸面再去管别人?你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快把违法小炭窑拆掉!”
  在乐陵空气污染源中,有相当数量的违法案件涉及枣树烧炭和小炼油。仅在某一个村就发现27盘小土窑。大量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古枣树用来烧炭,让人倍感痛心。
  而许多非法小炼油加工厂在严重污染周边环境的同时,也因为土制设备简陋,随时都有爆炸危险,威胁到周边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针对存在的问题,根据上级的要求,群众的期盼,刚上任不久的吴新生进一步统一局党组认识:“不管有多难,一定要关停这些土小企业!”
  为了彻底取缔这些土小企业,他们制作了取缔土小作战图,把该市土小企业在地图上一一标注,挂图作战。
  在环保局部署工作过程中,局党组首先提出人性化关停,一窑炭烧制周期是15天,环保局召开全市土小企业负责人会议,已经装窑的给出20天的清理时间,在烧完之后不准再进行填装,否则给予相应处罚。
  然而,关停土小企业的难度还是超出了吴新生的预期。有些土小企业主对环保局执法大队一而再再而三的登门劝告置若罔闻。于是联合执法队到拒不配合的土小企业现场执法,公安机关依法拘留了3名土小企业主,发挥了强有力的震慑作用。
  当年8月底,乐陵如期成功取缔87家土小企业,占到全德州市关停总量的37%,直接削减二氧化硫85吨,氮氧化物51吨,极大改善了乐陵市大气环境质量状况。
  这次专项治理土小企业行动的成功扩大了环保执法队伍在百姓中的影响力,取得了明显的环保社会效益,彻底还清了历史旧账。
  2015年9月22日,德州市取缔土小企业现场会议在乐陵召开,会议对乐陵市由公安局配合行动,与环保局“行刑衔接”一举端掉所有非法小土窑和小炼油的经验做法进行了总结和推广。
  疏堵结合,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去年8月,有市民投诉个别电镀企业污染严重,建议将所有电镀企业驱逐出乐陵。
  乐陵环保局经过调研发现,乐陵市五金业发展有一定基础,电镀企业的存在非常必要,而污染问题可以通过集中治理的办法解决,于是吴新生建议乐陵市政府在循环经济示范园一角规划出电镀产业园,将所有电镀企业聚集起来,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的先进工艺进行生产,既确保治污效果,又降低了治污成本。“要彻底解决企业污水治理,就要从企业层面调动污水循环使用的主动性,把中水回用作为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考核指标,加大推进和管控力度。”吴新生说。在环保部门的指导下,乐陵星光糖业集团投入2000多万元引进了生化处理系统,日回用中水量 1200多立方米,日发电量16000千瓦时,每年外卖颗粒污泥肥料1000多吨。
  通过综合利用污水,变废为宝,既解决了公司的排污难题,又节约了能源、为企业增加了经济效益,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变废为宝,污染源成资源
“老百姓不是不讲理,只是秸秆无法有效利用,所以才出现了焚烧秸秆现象。我们探索秸秆回收让农民有收益,也从根本上避免了秸秆焚烧污染环境。”吴新生说。目前乐陵正制定方案,准备推广一种生物质锅炉,并半价供应本地企事业单位使用,以替代10吨以下燃煤锅炉。同时在各乡镇设立秸秆回收站,大量收集在农民眼里“无用”的秸秆,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民直接收益。
  乐陵市开展“生态乡镇”创建活动以来,积极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乡镇污水处理站,争取上级环保专项资金300万元,修复跃马干渠人工湿地,恢复水质净化功能。市中街道、朱集镇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郑店、铁营、郭家、云红、杨安等9个乡镇获得省级生态乡镇称号;乐陵市被环保部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2015年环保信访量比上一年下降了50%。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空气质量连续4个月全市第一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6 版:经济】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