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发倡议书 送戏下乡
夏津:让群众过个文明节
□邓美平曲泽虎
  春节临近,红红的灯笼、忙碌的脚步无不透出浓浓的年味。在夏津,文明过节成为主旋律,“要年味儿,不要浪费”成了百姓过年的新时尚。
提倡少放鞭炮
“我是夏津人,我爱这座城市,拒绝雾霾少放鞭炮! ”近几日,一则由网友自编的微信成为朋友圈讨论的热点话题,短短几天转发量过万。
  春节临近,夏津县宣传部向全县人民发出倡议书,提倡少放、不放烟花爆竹。在社区里的各个居民楼,农村的宣传栏,提倡少放鞭炮的倡议书随处可见。“偶尔传来稀疏的鞭炮声,感觉有点诧异。 ”家住金都花城小区的许先生感受到今年春节期间着实跟往年不同。“往年放鞭炮从腊八节就开始了,除夕放得最多,然后是初六至初九的开门炮,直到正月十五后,这个鞭炮才算放完。 ”从事环卫工作23年的王常兰说,“每年春节,我们环卫工最发愁的就是清理鞭炮屑:前脚扫、后脚放,地上到处是纸屑和大块头炮筒。今年的倡议书,希望能让我们环卫工人轻松些。 ”
文体活动添年味
“扫一扫二维码,发送一张自己拍摄的最真实、最开心的笑脸照片,获奖者还能在电视上向全县人民拜年呢。 ”1月30日,“最美笑脸”迎新春活动一经推出,就受到了热捧,短短几天,就收到有效图片500多张。
  新颖、健康、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已成为夏津引导文明过节的有效形式。
  广场舞比赛、亲子冬令营、百姓春晚等系列活动。一个又一个项目,一场又一场活动,汇成丰盛的节日盛宴,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营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也激发了全民参与文体活动的热情。
  夏津采取送戏下乡、展览展演、非遗展示、文化体验等多种形式,在全县范围内开展20多项迎春节文化惠民活动,把知识、健康、快乐和温暖送进农家,不断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夏津:让群众过个文明节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