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想当工程师的寒门娃
  李光云出身农门,9岁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困境中他刻苦学习,以612分的成绩考进武汉科技大学,但6000元学费却难住母子俩——
  “妈,我考上了! ”7月21日,焦急等待了近一周时间的李光云,在网上查到自己被武汉科技大学录取的消息后,便第一时间与母亲分享喜讯。
  听到这个好消息,母亲陆金连哭了:“孩子很争气,考上了好大学,我却给他筹不到学费。 ”
年幼丧父,家庭陷入困境
  1996年,李光云出生在夏津县南城镇乔官屯村一个农民家庭,一家3口种地为生,日子虽不富足却也衣食无忧。
  2005年夏天,身体一向健康的父亲李以远患上大脑炎,由于延误了治疗,辗转几家医院医治无效后去世,留下年仅9岁的李光云与母亲陆金连相依为命。
  为偿还丈夫治病欠下的4万元债务,陆金连除了种地外还到处打零工,本就瘦弱的她变得愈来愈憔悴,并患上了神经性头痛和胃炎,每天要吃大量的药物。虽然她一直想给儿子好的生活,但家中的状况一直没有好转。
  “有时连孩子每月200块钱的生活费都拿不出来,只能硬着头皮出去借,真是觉得亏欠他太多。 ”陆金连说。
  对于母亲的辛苦,李光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曾多次提出辍学打工,都被母亲制止了:“不能给你好的生活,妈心里很愧疚,但不管多难,就算砸锅卖铁也会供你念大学。”
自强不息,汗水换来骄人成绩
  从小学开始李光云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升入夏津一中后,一直都是班级前3名。每天早晨,他都提前半小时到达教室开始晨读,晚上一直学习到教室熄灯才离开。教过他的老师都对这个学习刻苦的孩子印象深刻。高中班主任姜广月说:“光云很懂事,学习肯下功夫,成绩一直很好。 ”
  “我并不聪明,但我相信勤能补拙,每当疲惫时都会想想妈妈的艰辛,便多了奋斗的力量。 ”李光云说。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高中住校期间,李光云规定自己每天生活费是9元钱,除了一日三餐,他几乎不花任何钱:“每一分钱都是妈妈辛苦攒下来的,我不能浪费。 ”李光云说。尽管平时课业负担重,但每次放假回家,李光云都先帮着母亲做家务、下地干活,再复习功课。
  命运钟爱勤勉人,在今年的高考中,李光云以612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武汉科技大学。
学一技之长,回报母亲与家乡
  尽管生活贫困,但是这并没有阻止李光云成为一个乐观开朗的人,他是班里公认的“暖男”,同学们有不明白的问题都会去向他请教。 “李光云特别励志,跟他在一起,总是会正能量满格。 ”同学范广辉说。
  知道李光云家庭情况困难,同学们纷纷帮助他,有个同学看到他的鞋子坏了,还送了他一双新鞋。 “有一年过年,我们班主任给我送来了1000元钱,说是一位匿名的好心人给的,其实我知道,那就是她给的。 ”每次回忆起这些,李光云都十分感动。
  谈到未来,李光云早就谋划好了一切。“我从小就对机械工程感兴趣,希望能学到一技之长,将来做个工程师,尽快回报母亲和曾经帮助过我的人。 ”
  目前离大学入学还有一个月时间,近6000元的学费仅凑了3000元,李光云也打算到县城打工赚钱凑学费。如果您想帮助他,可拨打本报热线15963398006。□本报记者 马乐 本报通讯员 许飞 李风松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想当工程师的寒门娃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