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名垂青史 浩气长存
——记朱海林烈士

  朱海林同志,号百川,齐河县表白寺镇南谢村人。1948年8月惨遭敌人杀害,壮烈牺牲,时年39岁。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参加过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伟大的解放战争。历任区公所粮秣助理员、民政助理员、副区长、区长、县政府秘书科科长、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等职务。他为人民的解放事业鞠躬尽瘁、艰苦奋斗,面对敌人的酷刑、屠刀志坚如钢毫不动摇。他用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高尚品质,顽强拼搏、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谱写了光辉壮丽的一生。

出身贫苦 做人正直

  当年表白寺镇南谢村有“三多”:扛活打短工的多,干小买卖的多,逃荒要饭的多。绝大多数穷人都是种着几亩飞沙薄地,一年不知翻种多少次,下不少力却收入寥寥。 1909年2月,朱海林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父亲朱鸿富没上过一天学,为人老实,一生务农。 30岁那年,朱鸿富在种子张庄给一家地主打短工,一天烈日炎炎,酷暑难挡,又要干劳累的农活,就活活热死在坡里。叔父朱鸿贵,自幼给资本家当佃员、给地主扛长工,终年吃苦受累不得温饱,一直熬到解放。朱海林是全家唯一的男孩子,老人们深知没有文化的痛苦,节衣缩食也要让他读书。他10岁那年入本村的私塾,因家境贫寒,13岁就下学务农了。农忙时在家种地,春冬两闲干个小买卖,以此维持全家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
  朱海林为人忠厚老实,他常说:“做人要正直,办事要公道。”他对贫苦农民温暖如春,对恶霸地主疾恶如仇。村里有一户孤寡老人,他常去问寒问暖、排忧解难。每当那些权贵人物欺压穷人时,他总是挺身而出,据理力争。因此,他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日趋窘迫的家境、沉重的阶级压迫,使朱海林养成了秉性耿直、胆大、倔强、不畏强暴的性格。旧社会那残酷的现实让他慢慢明白了一个真理:只有跟着共产党干革命,打倒了反动派,受苦受难的老百姓才能改变命运,过上好日子。

民族志士 抗日英雄

  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了艰苦时期。日本鬼子的烧杀抢掠,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地主老财的高利盘剥,朱海林看在眼里,恨在心上。他不甘心忍受亡国奴的凌辱、地主老财的压榨,于1938年4月,放下锄头,辞别了全家老小,和蔡庄的刘庆英,毅然投奔了齐禹县抗日县长孙德明(又名孙馨远),要求加入革命队伍,投入到如火如荼的抗日战争中,孙县长为他们的爱国热情所感动,马上把他们分配到区里工作。
  1939年秋季,抗日战争激烈而残酷,日寇利用津浦铁路源源不断地把物资运往南方。为了狠狠打击敌人,上级决定由朱海林同志带领,由刘庆英、徐庆连等6人组成了一个小分队。一天夜晚,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在东寨以东把铁路一段土台子挖空半截,并且卸下一段道轨的螺丝。当夜一辆列车由西向东驶来,火车脱轨而滚下来,顿时,日本鬼子的机枪小炮毫无目标地乱射了一阵。日寇修复了铁路,他们再破坏,每次都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朱海林工作深入、胆大心细、体察民情,和一些村里的老百姓能打成一片,同时也很注意搞统战工作,联络某些村的“上层人物”,所以能进得去、出得来。这给侦察敌情工作带来了很大方便。 1941年,齐河的伪军在城北安了不少据点,各个村成立了自卫队(团),日寇还给他们发了枪。一区的小八里、邱家铺、大杨庄3个村最顽固。朱海林将这几个村的敌情进行了详细的侦察,汇报给县武工队队长白光。白队长带领队伍一个晚上就把3个村的自卫队给收拾了,一共缴获了20多支枪。1943年,在县城附近的八里庄有个敌军据点,队长叫姜尔仁,朱海林带领孙元茂去侦察敌情,摸清了据点里住着100多人,有七八十条枪。大年初一的晚上,白光率领县武工队拿下了这个据点——拔了一颗“大钉子”,打死打伤敌人40多名,收缴枪30多支,打了一次漂亮的歼灭战,极大地鼓舞了当地军民的抗日热情。
  1940年,朱海林同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担任齐禹县老五区(晏城)副区长。1941年起先后任一区副区长、区长。
  1945年5月的一天,朱海林区长和通信员高效才到一区龙庄活动。他让通信员去村头站岗。当时,有一股敌人从庄头进了村,他们身穿灰军服,扮成八路军。通信员误认为是渤海部队——自己人。而认出敌人后,顺手扔出了一颗手榴弹,但因寡不敌众,通信员小高不幸被俘。朱区长听到手榴弹的响声,身背一支大枪、手握短枪立即突围。在胡同南头已有敌人把守,并狂叫着:“朱海林赶快投降吧,你跑不了啦! ”在这十分危机的关头,朱区长一个箭步猛冲了过去,跨过大道,靠猪圈等有利地形做掩护,边打边撤,最后退到村南庄稼地里才转危为安。通信员高效才同志被敌人就地枪杀,光荣牺牲。

为国为民 披肝沥胆

  1945年8月,日本鬼子投降后,朱海林同志又积权投入到解放战争中。他常年活动在游击区(即敌我拉锯区),常与敌人遭遇,有时一天打两三次仗,前后两次负伤。亲友多次劝他:“游击区太危险,要求上级往根据地调调! ”他总是笑着说:“我是共产党员,我一入党就把身子交给了党。越是艰苦、越是危险的地方,越要去!为党为人民牺牲了,也是光荣的! ”一席话,使他的亲友很受启发。他很少回家,到家常常给家人讲战斗故事、讲革命道理,教育大家在生活上要艰苦朴素,不能高于群众;孩子们要学好文化知识,长大了当好革命的接班人。
  当时敌我斗争形势已有好转,但是敌人越是临近灭亡,越做垂死挣扎,斗争局势也更尖锐、更严峻。朱海林的名声越来越大,使敌人闻风丧胆,县城的国民党反动派多次出高价悬赏捉拿朱海林区长。他在齐河龙庄战斗中左肩受了重伤,随后转到后方——赵牛河西伦镇一带治疗养伤。伤愈后,县委领导想留他在县里工作,他对领导说:“全国还没解放,敌占区的老百姓还在受苦受难,一个革命战士为穷人打江山,越是艰险越要干。我听不到枪声心里就闷得慌,我还要回前方去和敌人斗到底! ”寥寥数语道出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博大胸怀。最后县委满足了他的要求,让他到前方继续做负责侦察敌情工作和群众工作。在齐河城西、城北几十个村庄里,都留下过身穿便衣的朱区长的身影。他投入到征收田税、侦察敌情、除奸反霸、减租减息、动员参战、支援前线、民主建设、保护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他不分昼夜,辛勤操劳,做了大量的工作,得到了上级的表扬和群众的爱戴。
  1947年7月至1948年6月,朱海林区长调任齐(河)禹(城)县人民政府(隶属冀鲁豫区六专署)秘书科科长、办公室主任。

威武不屈 壮烈牺牲

  1948年6月8日 (农历五月初二)的下午,朱海林同志带领通信员吕长秋在晏城街执行任务、收取秘密情报,住在他的姨家。一家张氏地主告了密,第二天,齐河的治安军伪团长贺新田、分队长姜新民带着20多个人赶来抓捕。朱海林他们和敌人短兵相接,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战斗。突围时不幸腿部受了伤,在晏城街东南王家林子,和吕长秋同时被捕。我地方部队闻讯后,在其回县城的路上设埋伏营救,但是狡猾的敌人绕道李家岸回了县城。回城后,敌人先是对朱主任不捆不打,像贵客一样招待他,并对他腿部枪伤表示歉意,妄图利用金钱物质诱惑朱海林同志供出共产党员的名单和军事秘密。但是,他不为敌人的丰厚物质引诱所动,更坚定了决心:想让我供出我党我军的机密、领导干部的名单来,那纯粹是痴心妄想!
  半个月以后,敌人的审讯开始了。朱海林同志用他铿锵有力的豪言壮语,回答了敌人的审讯:我是五区区长,共产党员朱海林,我永不叛党,忠于人民,铁了心、永不变。进了你们的监狱,我就没打算活着出去,你们有什么本事尽管使,杀了我朱海林,也改变不了你们灭亡的命运,齐河县城一定会解放,等着你们的是人民的审判、可耻的下场。敌人一看软的不行,就开始动硬的了。一天下午,敌人给朱海林动刑,几个蒋匪军把他捆在老虎凳上,脸朝上,先往他嘴里灌凉水,接着又灌辣椒水。灌一阵,敌人就穿着皮鞋站在他肚子踩,踩出来,再灌。他一次次地昏死过去。难受之状,目不忍睹。他把舌头咬破了,满嘴是血,他怒斥蒋匪邦,吐了敌人一脸,那人火了,顺手抓起一把带钩子的大铁钳,一手扯住他的舌头,一手夹了上去,他的舌头被夹穿了,耳朵被夹破了,成了一个血人。鞭打、香烧、压杠子、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等酷刑,摧残了他的身体,却摧毁不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强意志。他始终未向敌人吐露一个字。朱海林同志像一棵青松,巍然屹立。
  国民党反动派用尽了千方百计也得不到他们所需要的秘密,朱主任想到敌人黔驴技穷,最后下毒手的时候就要到了。他抓紧生命的最后时刻,利用最后一次审讯的机会,愤怒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反共反人民的丑恶面目,严词痛斥他们投靠帝国主义,勾结地主、资本家压迫剥削劳苦大众的血腥罪行,指出:“你们的日子长不了啦,全国就要解放,你们这群无耻的败类终将逃脱不了灭亡的下场。 ”
  1948年8月18日(农历七月十四日)是朱海林主任从容就义的日子。这天,敌人宪兵队全部出动,兵卫林立,严守城门,气氛阴森恐怖。执行队队长贺新田走进囚室,欺骗他说:“上级命令把你解送济南听审,快走吧”。他坦然地整理好衣裳,然后指着刽子手们说:“用不着来这一套,你们今天杀了我一个,明天会有千千万万人站起来为牺牲的同志报仇! ”他昂首挺胸出了监狱,当走到中心大街人群聚集的地方,他振臂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中国共产党万岁! ”“毛主席万岁! ”他雄壮有力的声音震摄了敌人,鼓舞了民众,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铁肩担道义、视死如归的崇高品格。在齐河城东黄河滩上,朱海林同志被残暴的敌人用铡刀铡死,壮烈牺牲。他虽死犹生,永远活在齐河人民的心中!
  巍巍泰山为壮士垂首默哀,滚滚黄河为英雄低声呜咽。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主任朱海林烈士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的热血染红了国旗、洒满了大地。在共和国的丰碑上永远镌刻下他不朽的名字,他的英雄业迹、伟大精神必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拼搏向前,努力奋斗!□朱华中 朱文中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名垂青史 浩气长存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7 版:柳湖·读书】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