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拥军强武见真情
——我市双拥创城工作综述(上)
作者:下转2版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如今,德州这座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的城市,在科学发展新征途中,不断掀起双拥新热潮,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和部队战斗力提高。

支持部队现代化建设

  如何更好地支持部队现代化建设,确保部队战斗力?这是市委、市政府一直认真思考并不懈探索的一个课题。
  这几年,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军事设施、军事要道、军事需要列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对部队征地拆迁、建房审批、道路交通、供电供水、物资供应等实际问题,做到政策上支持、资金上扶持、审批上走绿色通道。市县两级每年分别将300万元和50万元的武装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为11个县级武装部完善了办公训练设施;投入380万元为武警德州支队购置了反恐装备及车辆,投入450万元建设车库综合楼;市财政投入2000余万元为消防支队购置消防车及配套器材,各县市区共投入4500余万元购置消防车、救援车以及配套器材。
  我市把双拥工作从帮助部队解决生产生活问题向为科技强军、科技练兵服务延伸;把传播一般的科学文化知识向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延伸;把帮助官兵掌握生产生活的基本技能向掌握现代科技手段延伸。通过开展送科技进军营、送知识进军营、送图书进军营、送服务进军营的“四送”活动,为德州军分区、预备役后勤保障旅、武警支队、消防支队等部队提供技术改造、科技服务等科技拥军支持。

拓展拥军传统领域

  2012年8月,市民政局确定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德州交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等5家师资力量强、实训设施好的培训机构作为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筛选了烹饪、电焊、汽修等14个专业供退役士兵挑选,全年培训退役士兵900名。
  各级各部门从实际出发,发挥各自优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拥军活动。市交通运输局设立了公交拥军专线。市粮食局建立科学机制,确保军粮等级达标、质量合格、卫生安全。市司法局建立健全了以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领导小组为龙头、涉军案件法庭为主体、军人军属法律咨询站为纽带的“一组、一庭、一站”科学工作机制,并开辟了涉军案件绿色通道。
  各镇街在坚持优抚服务制度、军人立功奖励制度、军人家庭财产保险制度和走访慰问制度的基础上,把双拥任务延伸落实到社区,推出了“图书银行、文化拥军,时间银行、服务拥军,爱心银行、实事拥军,岗位银行、就业拥军”等拥军项目,基层双拥工作迸发出更大活力。

   “我市基层双拥工作具有较好的传统和深厚的基础,这些年来,我们不断整合资源,为驻德部队实实在在地办好事、解难事,双拥工作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市民政局局长、双拥办主任李淑华表示。

强化优抚安置政策保障

  做好新形势下的优抚安置工作,让优抚对象生活、住房、医疗等都得到较好保障,是我市双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市制定出台《德州市抚恤定补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等文件,将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在全市建立了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基础,以优惠政策减免、住院医疗补助、门诊补助为补充,以重大疾病特别救助为辅助的优抚对象医疗保障体系。全市近6万名重点优抚对象,全部享受基本医疗保障报销、优惠减免、医疗救助、个人自付医疗费补助等待遇。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解决优抚对象住房和生活困难的有效途径。2010年以来,投入1500余万元为农村优抚对象新建或改造了住房,将符合条件的生活困难优抚对象纳入城乡低保范围,并依托现有光荣院、福利院、乡镇敬老院,全面实行孤老优抚对象市县乡三级集中供养,市县乡三级福利院集中供养孤老优抚对象1286人。2013年以来,又开展了优抚对象“三解”(解住房、医疗、生活难题)、“三送”(送慰问、洁净、健康)活动,累计为9万多名优抚对象提供医疗救助资金5155.2万元。
  创新就业渠道,妥善安置转退军人。我市确定了“重点安置、双向选择、培训就业、鼓励自谋职业”的思路,努力构建安置就业与扶持就业相结合,政策扶持与自谋职业相结合的退役士兵安置保障体系。2010年以来,全市累计安置退役士兵2654人、转业士官492人。其中,安置到事业单位788人,安置事业单位比例为25%。同时,我市在安置军转干部方面的工作力度越来越大,正团职转业干部全部安排副县实职,副团以下干部安排相应行政事业单位,落实公务员编制。2010年,我市荣获全国军转安置先进单位称号。
  积极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推荐和帮助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就业创业。近年来,有参训意愿的退役士兵参训率达到90%,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将自主就业一次性经济补助、待安排工作期间生活补助费列入财政预算并按时足额发放。□本报记者 宋延涛 本报通讯员 肖宁 于斌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拥军强武见真情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