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通过特色产业、地缘优势、亲情感召三张牌,宁津积极吸引京津冀企业投资——
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

山东绿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建成4000平方米的菌包制作中心和10个杏鲍菇示范棚。目前,该公司日产杏鲍菇30吨。图为工人在采摘杏鲍菇。



  “对接京津冀,承接产业转移,宁津县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历史上曾先后归天津市和河北省管辖,在人文、历史、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与京津冀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6月25日,谈起对接京津冀工作,宁津县经济合作局局长刘宝祯说,“我们通过特色产业、地缘优势、亲情感召‘三张牌’打造山东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的‘桥头堡’。”

特色产业承接产业转移

  6月24日,山东阿诺达公司年产10万吨精密机械轮环类零件项目建设工地上,两个车间的基础已处理完毕,工人们正在搭建钢结构。这个项目今年10月就能投产,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12亿元,利税1.2亿元。阿诺达项目是该县特色产业对接京津冀的重点项目之一。
  阿诺达项目是由保定东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投资7.8亿元兴建的,主要生产汽车轮环类产品,是对该县以内饰件、汽车座椅为主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的一个补充。保定东利公司是新三板上市企业,其汽车轮环类产品达到欧盟标准,直接给宝马、奔驰等“汽车豪门”供货。该公司选中宁津作为投资地的主要原因就是该县有相关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和雄厚的精密铸造及机械加工基础。
  宁津县历史上就是有名的 “小炉匠之乡”和“锢漏之乡”,精密铸造和机械加工基础雄厚,先后形成了汽车零部件、健身器材、电梯、动车配件、农用机械等几个特色产业,是中国机械工业协会命名的“中国五金机械产业城”。
  得知保定东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扩张生产的消息后,该县积极联系对接,成立了专门的班子跟踪服务。东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在对距离、原材料、铸造加工能力、企业发展环境等35项指标逐项分析后,排除了青岛、烟台等地,最终选择了宁津。该公司经理万占升说:“关键还是产业对口,这样对接起来都省劲儿。”

地缘优势打造临边经济

  宁津县地处冀鲁两省交界处,与河北省的吴桥、东光、南皮三县为邻,俨然是京津冀这个“大家庭”的“前阳台”。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该县在对接京津冀工作中没有任何距离感,京津冀的客商也乐于到这个“阳台”上“移花接木”,投资兴业。
  目前,该县京津冀籍的企业有300多家,占到全县民营企业总量的近十分之一,而且每年都在递增。
  宁津盐百购物中心是河北盐山百货集团投资2.1亿元兴建的大型购物中心,年营业额达2亿元,是目前宁津县最大的购物中心。德润新能源项目就是该县利用临边优势引进的项目之一。该项目由河北客商林玉新投资建设,利用新工艺生产甲醛,该项目已通过安评和环评,正在办理土地手续。这个项目的引进不是偶然,林玉新在宁津县的投资由来已久。早在2001年,林玉新就开始在宁津投资建起了物流公司,从事甲醇、甲醛等化工类产品的运输,2002年他投资3000万元建立里宁津县第一所私立学校——宁津县育新中学。今年新上的德润新能源项目是他在宁津投资的第6个项目。
  “因为地域相近的原因,我对宁津有特殊的感情,来宁津县城比去吴桥县城的次数还多。 ”林玉新说,“宁津县经营环境好,民风淳朴,谁来了也不想走。”

亲情感召唤起资金回流潮

  6月23日,山东绿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投资600万元的10个杏鲍菇示范棚正在封顶,连同一期工程投入的1.4亿元资金、年初投入使用的制(菌)包车间(投入500万元),这个项目累计投入已经超过了1.5亿元。 “把钱投在自己的家乡,能带动大伙共同致富,这也圆了我们哥儿俩多年的心愿。 ”公司总经理杜学民说。
  山东绿泰公司是由天津杜氏达建筑装饰有限公司于2012年投资成立的。该公司的董事长杜学景老家是宁津的。
  在外闯荡多年、已经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杜学景、杜学民兄弟回乡探亲,一次次受到家乡人的热情接待,了解到家乡巨大变化和优良的招商、营商环境后,决定回乡建生态农业项目,带动周围300多名农民共同致富。
  为打好“亲情招商”牌,宁津县针对在京津冀经商创业的老乡,建立了专门的人才库,招商工作人员利用到京津冀办事和这些老乡回乡探亲的一切机会,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和联系,搞好服务,以真情感动他们回乡投资。近两年新引进的冀伟金属板材、嘉和盛精细陶瓷色釉料、宝德龙公司与北京体之杰公司合作的户外健身器材等项目都是该县亲情招商结下的硕果,总投资额达20.6亿元。□本报记者 王育恒 本报通讯员 孙久生 王猛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经济】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