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一份温暖的民生答卷
——我市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综述

我市养老保险金实现十连涨,市民喜领养老金。



进程务工人员享免费培训。



招聘会现场。



我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启动。



临邑县人民医院给优抚对象进行体检。



  20年来,一系列喜人的变化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健全,衣食住行全面改善……我市市民实现了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的跨越。

完善社保体系提升幸福指数

  今年首季,我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0468人,比上季度有所增加。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老百姓最大的保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制定实施了就业优先的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显著改善了我市的就业格局。
  2014年,我市就业人员达69万人,全市农民工数量达18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长期保持基本稳定。
  就业,是老百姓生存发展的现实饭碗,社会保障则是解除老百姓后顾之忧的长远保证。
  “得了阑尾炎,白种一年田。 ”农民兄弟曾用这样的顺口溜来形容“看病难,看病贵”。 2003年,我市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至2013年,全市参合人口达436.89万人,参合率达到99.95%。2014年,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我市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统一管理。
  20年来,我市社会保障事业经历了从低层次到制度建立完善再到全面推进的演变过程。到2014年底,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 76.5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达 301万人, “老有所养”正走向全覆盖;全市医保参保人数达到531万人,基本实现”全民医保”。

社会救助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尤其要关注困难群体。
  “政府给我们低保户发供暖补贴,今年冬天取暖不犯愁了。 ”平原县前曹镇西张村低保户张春明心怀感激。
  最低生活保障承担着 “托底”功能。经过多年探索,我市建立起包括城乡居民低保、城乡医疗救助、农村五保供养在内的一整套社会救助制度,实现困难群众应保尽保。至2014年底,城乡22.8万低保对象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落实优抚政策提高保障水平

  “如今日子越过越好,优抚金也越领越多! ”4月21日,陵城区陵城镇西赵村89岁的5级伤残军人王金斗拿着刚领出来的2218元优抚金,笑着对记者说。
  王金斗的优抚金每年都有提高,从1995年的1250元增到现在一年2.6万元。
  20年来,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我市还初步形成了优抚医疗保障新机制,对优抚对象进行门诊补助、住院补助、特别救助、短期疗养和实地巡诊,解决了重点优抚对象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20年人民生活的新变化,让人欣喜,令人振奋。我市系列优惠政策,描绘出 “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美好图景,必将给百姓带来更多实惠。□本报记者 刘臻 徐冬晓 本报通讯员 牟永来 樊芳芳 魏金 金辉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份温暖的民生答卷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8 版:社会更和谐】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