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固本强基党旗红
作者:党组

  ●全市共排查出流动党员10927名,6700多名活动指导员,参加评议的22万多名党员中,评为“好”的占90.27%
  ●各级党员干部直接联系困难家庭2.27万户,10.1万名机关在职党员深入基层
  ●将全市所有基层党组织书记轮训一遍,听党课的党员干部16.6万人


  “撤地设市20年来,我经历过‘三讲’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创先争优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重大活动,每次活动心灵都受到洗礼,思想和认识都得到了提升。 ”齐河县赵官镇党委书记陈勇说道。
  我市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要求,扎实开展各项活动,每次活动都周密策划、多措并举、科学安排、稳步推进,让全市党员干部都经历考验和锻炼,夯实了党的基础,获得了群众认可。
  去年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可以被看作是历次党建活动的一个缩影。
  我市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2014年2月24日正式启动,到2014年9月30日基本结束。全市各级各单位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坚持认真精神,从严从实要求,始终做到真抓、真学、真听、真查、真改、真督,全市教育实践活动取
得了显著成效。在市委周密安排下,活动严格落实 “三个摆进去”、“三个必须”、“四个必查”,深入对照、深入检查,深刻反省、深刻剖析。特别是强调“材料不是写出来的,而是认识出来的”这个观点,突出自己动手、突出见人见事、突出个性特点、突出触及灵魂,认真撰写、修改对照检查材料,普遍做到了写得实、画像准。从5月中旬开始谈心谈话,做到提前思想见面、早出辣味。在准备充分的基础上,市委常委班子、齐河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分别于6月19日和26日召开,省政协主席刘伟全程参加指导了两次民主生活会,并给予高度评价,指出:辣味十足,火力十足,是高质量、高水平的民主生活会。以齐河县委常委专题民主生活会为标准,大家真正拿起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有力武器,党员干部普遍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经历了一次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历练。
  各级各单位坚持问题导向,对准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出重拳、下猛药,普遍进行了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各级领导干部通过严格落实 “十必须”,进一步增强了转变作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带头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带头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向治理违规用车、多占办公用房、领导干部违规兼职等普遍觉得难以改变的问题开炮,向文山会海、检查评比泛滥、超标准接待等普遍认为难以解决的痼疾开刀,强化正风肃纪、开展专项整治,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各级注重从群众的期盼和愿望出发,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从简化办事程序、改善服务质量,到建立群众事务代办制、变群众跑路为干部跑腿、群众不出村也能办成事;从领导牵头化解信访积案、挂牌督办、限期办结,到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解决群众看病难出行难等问题,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许多群众真诚地说:“党的优良作风又回来了”。
  为避免整改落实“自弹自唱、各吹各号”,更加便于群众监督,积极推行标准化整改。一是整改目标标准化。对照中央、省委关于认真落实整改任务的要求,对照教育实践活动中查摆出的问题,对照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照“两方案一计划”,将整改完成目标进一步量化、具体化,对“明显改进”“大力加强”“大幅提升”等模糊性词语,直接量化为百分比、小数点,使整改成果一目了然。二是程序步骤标准化。列出各单位整改落实必须要经过的程序步骤,包括党委(党组)集体研究制定“两方案一计划”、督导组审核把关、按照规定范围公示、根据群众意见修订、完成情况公示、群众满意后销号等。市几大班子带头把整改方案、整改问题清单向社会公布,实行项目化推进、销号式管理。三是完成验收标准化。要求各单位整改台账完成情况不能简单填写“已完成”“已销号”或“长期坚持”,必须列出具体进度、实质进展,并提供能证明完成情况的统计报表、相关文件、实物照片等资料,由督导组审核后再向群众公示。对重点整改事项特别是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验收时吸收群众代表参加,完成后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公示。形成了抓作风强党建、谋改革促发展的生动局面。 2014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各项社会事业显著进步,幸福德州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同年7月,李克强总理到德州考察城镇化、现代农业和环保工作,对德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本报记者张明昭本报通讯员张志勇孙国利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固本强基党旗红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5 版:党旗更鲜艳】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