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做好大城镇文章建设美丽幸福赵官
  □齐河县赵官镇党委书记 陈勇
  按照市、县推进城镇化的部署要求,我们把城镇化作为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建设美丽幸福赵官的战略依托,凝聚合力,扎实推进,取得初步成效。目前,镇区面积4.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5万人,城镇化率59%。工作中,我们突出了三项重点:
  突出规划引领作用。规划是城镇化的龙头。我们抓住土地规划修编和赵官入围省级示范镇、全国重点镇的机遇,立足实际,统筹规划,调整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社区建设规划、委托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高起点修编城镇建设规划。对每个建设项目,均要求在符合三个规划的前提下方可实施,增强了规划的严肃性。在城镇发展定位上,确定为县域次中心、工贸重镇、生态新城。在空间布局上,规划为“一轴两带三区”,即以省道324为发展轴,以老巴公河、黄河两条滨水景观带为纽带,在镇区以南规划建设齐南工业园,打造产业集聚区;在镇区以北规划现代农业区,发展品质农业生态农业;中部主城区打造锦川社区、明珠花园等居住组团,完善办公、商住和公共服务,初步搭起大城镇框架。通过科学规划、严格执行规划,引领城镇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突出建设精品工程。基础设施是城镇化的先导。重点实施了六大工程:一是大社区工程。规划建设了锦川社区,总占地面积106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可安置43个村2.1万人。按照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期分批的原则,一、二期已建设多层住宅楼40栋,搬迁入住6个村5000人。社区电力、地源热泵、有线电视、宽带、太阳能、亮化、绿化等配套完善,社区服务中心、休闲广场、农机大院、殡仪馆、幼儿园已投入使用。社区的西面是中学和正在建设的省级规范化中心小学,群众子女享受到了从幼儿园到中学一条龙优质教育资源。二是大路网工程。实施了政府大街东扩西延、中学路拓宽改造、镇北街改造、隅首路南延改造、锦川大街西延、锦川北街拓宽、盛唐街西延、外环路建设等道路工程,形成了较完整的“四纵四横”镇区路网和镇村快捷交通体系。三是大水网工程。对全镇沟渠全部清挖,实现了水系贯通、并联成网、水清岸绿。对镇区,高标准提升“一河两岸”景观,打造了以水为脉、观景赏花、景观与自然相协调的亮点区域。四是大绿网工程。按照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城在林中建、人在绿中行的标准,进行了环城绿化、沿河绿化、道路绿化、公园绿化、庭院绿化,绿化面积20万平方米,打造了绿意满镇的绿色赵官。五是大亮化工程。在镇区安装路灯、景观灯、霓虹灯506盏,实现了主干道、单位庭院、公共场所亮化全覆盖。每到晚上,一盏盏路灯璀璨明亮,一组组霓虹灯绚丽多彩,一座千年古镇散发出现代化的光彩。六是大改造工程。建设了锦川广场、锦川公园、滨河公园和六处小游园,设置了文化墙,安装了室外电视,配备了健身器材,每天早晨晚上,跳广场舞、休闲健身的人们络绎不绝。已完成3条街道沿街建筑仿古改造、管线入地、路沿石和花砖铺装、干道罩面、下水道整修、天然气主管道建设,背街小巷改造、盛唐街开发等工程正在有序推进。
  突出统筹城乡管理。三分建,七分管。我们按照乡村文明行动的要求,树立全域管理的理念,做到镇村管理全覆盖。一是强化队伍。充实了城管力量,人员达到8名;增加了镇村两级环卫人员,由原来16名增加到166名,落实了报酬。二是增加装备。购置垃圾箱1100个,配备一辆清扫车、一辆洒水车、两辆垃圾运输车,安装交通信号灯和高清摄像头30个、限高架及警示灯15套。三是建立长效机制。纵向理顺镇村关系,横向加强城管、公安、工商等部门协同联动,制定了10多项制度,将任务目标、责任主体、激约机制落实到位;污水处理和垃圾中转站正常运转,实现了环境整治常态化、城乡环卫一体化,增强了城镇承载力,提升了城镇形象。
  实践中,我们感到有三个问题需要把握好:
  把握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资金是推进城镇化的第一要素。主要采取了三种办法:一是靠以地生财。一方面,对国有存量土地依法招拍挂,所得资金用于城镇建设。另一方面,反租倒包,我们租赁54亩土地,每年付租金5.4万元,再承包给一家园林公司种植苗木,城镇绿化及养护由该公司负责,投资费用由相应年限的土地承包费抵顶。用5.4万元做杠杆,撬动了上百万的绿化投入,缓解了财政压力。二是靠市场手段。引进开发商参与城镇建设。在有关设施配套上,采取BOT模式,节省资金4000多万元。三是靠政府投入。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把握解决好人口怎么聚的问题。“三集中”之一是人口向镇区集中。结合赵官实际,一是靠建设大社区促进人口集聚。社区的人们足不出户享受到现代化的生活,增强了幸福感,纷纷当起了义务宣传员,照目前形势发展下去,8年左右可全部入住,届时城镇人口可达近3万人。二是靠改善环境吸引人口集聚。小城镇具有城市性要素与自然性要素的特点,公共服务配套、环境优美,能促进人们到城镇定居。为此,我们立足于打造美丽城镇、生态城镇,追求优美环境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吸引了400多名外地客商在镇区从商居住。三是靠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产业促进就业,就业带动人口。一方面,我们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打造煤和非煤、服装加工、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带动3000多人就业,有近2000人在镇区居住;另一方面,推动现代农业与城镇化协同发展,建设了面向济南的四大基地,使600多名农民、经纪人和运销商在镇区生活、跑业务;再是,搞活服务业与城镇化融合发展,吸引了700多家商户入住经营。
  把握解决好城镇特色问题。城镇越有历史文化韵味,就越有吸引力。赵官历史底蕴深厚,我们在推进城镇建设中,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注重文化融入,加大对历史遗存和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挖掘力度,依托百年孟家大院,对沿街建筑进行仿古改造,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融合,满足现代生活需要。依托唐朝设镇的千年历史,实施盛唐街开发,建设唐代风格楼房。通过改造,不同风格的建筑相得益彰,和谐中彰显出个性,促进了地域特色、文化品位和现代质感的有机统一,提升了城镇整体形象。
  在推进城镇化工作中,有三点体会:
  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是城镇化的领导者、组织者,通过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制定政策优化服务等手段,指导建设过程,掌控工作全局,使城镇化健康有序推进。只靠一家一户,解决不了住房集中化、功能健全化,更解决不了产业集约化。
  必须发挥市场的机制作用。市场是城镇化的杠杆和助推器。要充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破解要素制约,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必须发挥多方的参与支持作用。城镇化是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要发挥群众的建设主体作用,启动民资民力,提高群众参与和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在规划、建设、管理等各层面参与,人、财、物等多方面支持,形成全社会推动的合力。
  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贯彻市、县决策部署,持之以恒推进城镇化,坚持城乡统筹,有序推进人口向镇区集中;坚持产城融合,规划建设齐南工业园,以园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联动、融合发展;坚持文化传承和生态文明,走以人为本、科学布局、绿色发展、文化传承的路子;坚持民生导向,更加重视群众的就业、收入、健康以及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实现新的飞跃。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做好大城镇文章建设美丽幸福赵官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论苑·时评】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