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李秀英用微信搭起一座爱心桥梁,为空巢老人、困难群众义诊——
汇聚更多爱心帮助他人
  3月25日,禹城市李屯乡卫生院43岁的女医生李秀英在她建起的义工微信群里吆喝起来,组织微友下班后到敬老院义诊。
  “大爷,您这是颈椎病,需要做中医针灸推拿,您放心,明天我就叫我同事来给您免费针灸。 ”在敬老院,李秀英虽然是内科医生,但她却是老人们眼中的“全科大夫”,在孤寡老人李茂秋肩膀上按了几下,她立刻找到了病根,并写下药方:“多仰头;常敷热水袋;定期做理疗。 ”
  通过这个名叫“群英秀”的义工群,微友们已经连续组织了近30场义诊,每周一次,从未间断。 “能坚持住全靠这个微信群。 ”义工王敏指一指手机屏幕。
  1993年,李秀英来到了李屯乡卫生院,成为一名普通医生。丈夫张怀恒在李屯中学教书,夫妻二人居住在学校分配的宿舍。“当时很多学生都知道秀英是医生,孩子们有个头疼脑热的就来找她给瞧瞧。 ”张怀恒说。22年过去了,李秀英诊疗过的学生不计其数,她从未收过孩子们一分钱,还把家里买的常备药拿出来送给他们。
  免费给学生看病,让李秀英有了成就感和自豪感。 “现在空巢、孤寡老人这么多,你何不利用所学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呢? ”听了丈夫的话,李秀英眼前一亮。去年10月,她组织熟识的同事、朋友,成立社区义诊服务队,为孤寡、空巢老人和贫困群众进行义诊。刚开始组织活动,李秀英挨个打电话。 “现在微信那么火,你怎么不组个群? ”丈夫提醒她。为了汇聚更多爱心与热情,帮助更多困难群体,她组建了义工微信群——只要取得了执业医师资格证或者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都可加入这个微信群。每次李秀英跟社区沟通好活动时间、地点,在群里发个公告,很快就有人响应,5个多月的时间里,微友们已累计服务困难群众400余人。□本报记者 徐冬晓 本报通讯员 李月 曲献普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汇聚更多爱心帮助他人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