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马堤吹腔赛春晚
  “神州地处处新装,亿万民幸福安康,跟着伟大共产党,民族复兴大道康庄……”2月28日,农历正月初十,夏津县马堤村文化大院里挤满了四邻八乡的600多名村民,一场新编的马堤吹腔戏《美丽中国梦》正在这里上演。
  “大戏开唱以来,这里天天热闹,就连除夕夜,全村老幼也都跑来看戏了,咱这土气的吹腔戏都盖了春晚的风头。 ”68岁的村民丁玉增说。
  “是啊,咱农村没啥娱乐项目,以往过年大家就是打打麻将、喝酒聚餐,常有人醉酒闹事;如今,老少都来看大戏,这年过得很欢喜。”村民王世平说。
  马堤吹腔是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现场演出的第8代传人王玉坤说,吹腔已有近200年历史,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哎嗨”之称,深受当地群众喜爱。以前每逢春节,村民自发凑钱在田间地头搭起土台子,唱几天大戏,一时风靡四乡。后来,受到现代娱乐方式冲击,吹腔戏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传统戏剧的尴尬:无人演、无人看。
  这两年,夏津县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扶持,去年,县委宣传部出台了“文艺团体村村通、文化活动天天有”的部长项目,还设立了文艺奖,奖励表彰文艺人才,马堤吹腔每年获得上万元活动经费。
  为给群众献好戏,王玉坤和剧团的30余人从腊月二十就忙活起来了,他们购置了舞台架子和布景,精心准备了13天的节目。 “从腊月二十八开始,到正月初十,每晚都有两个小时的大戏。”王玉坤介绍,为跟上群众需求,吹腔戏艺人还新编了《巧训儿》《父子争印》等10余场反映当今农村变革的现代剧目。他们不仅在本村演出,还应邀到附近村庄乃至武城、临清等地献艺。
□本报记者 李静 本报通讯员 董玉龙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马堤吹腔赛春晚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