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像抓经济一样抓文明
——乐陵开展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纪实之二
作者:下转A2版

  “村里的变化真大啊! ”1月27日,在外打工的乐陵杨安镇堤北董村村民董兰升感叹道,“以前街上坑坑洼洼的,现在不仅是平坦的水泥路,街边还种上了树,安上了路灯,以前堆垃圾、柴火的地方也变成了小广场,各处都漂漂亮亮的。 ”
  董兰升感受到的喜人变化,源于乐陵市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中,依托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实施,同步推进的以净化、硬化、美化、亮化、绿化“五化”工程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五化”怎么抓?
  ——既定硬杠杠,又不一刀切

  走进云红街道贾家村,村头新颖别致的冬青绿化造型格外引人注目,沿着新修的水泥路往村里走,条条村道打扫得干干净净,房屋粉刷成统一色调,环境整洁优美。村民刘玉兰说: “现在,俺们村不仅干净了,还新建了文化广场,每天晚上,大伙都到广场上跳广场舞,可热闹了。”
  乐陵市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中,从解决农民群众行路难、“三大堆”、环境差等群众最不满意、又最容易突破的问题入手,想方设法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该市把以净化、硬化、美化、亮化、绿化 “五化”工程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硬杠杠,以点带面,坚持 “五化”统筹抓、齐推进。乐陵市委书记鄂宏达说: “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做好做实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GDP。”
  定下硬杠杠,又不搞 “一刀切”。乐陵市立足实际,因村制宜,分类指导,提出了不同的 “五化”标准。 “按照先示范带动、再全面铺开的原则,我们把绿化、硬化、亮化、美化、净化、文化墙、四德榜、文化广场等建设要素浓缩到生态文明示范村上来,形成了镇镇有特色、村村见成效的工作格局。”乐陵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霍丽敏介绍。目前,该市1098个村庄有920个进行了绿化,980个安装了路灯,改造垃圾湾和垃圾死角400多处,建成农村文体小广场347个,1011个村实现路面硬化,仅2014年就有316个村新铺了水泥路,建设里程600公里。

钱从哪里来?
  ——市场化运作,政府买服务

  1月26日,寨头堡乡寨头堡村大集。下午2点,大集散场后,专职保洁员曹吉文将垃圾打包,投放到垃圾桶里。下午4点许,垃圾挂桶车将垃圾全部运走。

  “为实现村庄净化,我们探索实施了‘市场化运作,政府付费买服务’的长效保洁机制,将城市环卫工作模式延伸到了乡镇(街道)、村(社区)。”乐陵市委副书记周连悦介绍说。该市市乡两级财政率先拿出资金2370万元用于“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与潍坊昌邑市康洁公司和乐陵乐洁公司签订了农村环卫服务协议,把17个乡镇(街道)的1089个村的保洁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运行。目前,全市共组建保洁员840名,管理员56名,统一购置垃圾桶13000个、大型垃圾收集车65辆、建成日处理能力150吨的垃圾中转站9个,真正实现了城乡垃圾的日产日清,彻底改善了农村群众的生活环境。
  一招激活满盘棋。如果说政府付费解决了怎么净化的问题,那么市场化运作则解决了如何绿化的问题。在郭家街道办事处南夏村,村党支部书记张丙臣介绍说:“我们村街道绿化没花一分钱,这500多棵国槐、垂柳,2000多平方米的冬青、黄杨等观赏性树木全是郁葱苗木专业合作社种植的。”该市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实施“以绿养绿”新机制,由乡镇(街道)与苗木公司签订合同,由村级提供绿化区域,苗木公司免费种植苗木,双方各尽其职,利益分成,既保证所种植绿化苗木成活率,又保证村级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绿化率。目前,孔镇、郭家街道等11个乡镇(街道)的280个村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了村庄绿化,种植乔木、灌木等绿化苗木约50万株。

如何管长远?
  ——倒逼机制 强化落实

  郑店镇穆家村是“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示范点,由于搞“五化”工程量大,刚开始群众不配合,几位村干部也因负担重,消极怠工。很快,电视上对穆家村进行了曝光,镇党委对村党支部书记穆同敏进行了诫勉谈话。这一记“耳光”抽在穆同敏脸上,让他觉得颜面无光,他随即带领村干部行动起来,5个月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曾经垃圾围村、柴草乱放的景象一去不返。
  穆同敏感慨道:“市里对生态文明建设抓得紧、考得严,谁落后就挨‘抽打’,还在电视上亮丑,别说不干,就是干不好也丢人啊!”
  “建设乡村文明,不仅抓当前、打基础,更要治根本、管长远。我们把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作为推进生态乡村文明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把工作重心放到抓巩固、防反弹上,做到整治一片、巩固一片、提升一片,通过抓反复、反复抓,抓具体、具体抓,努力实现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乐陵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孙丰勇介绍说,该市将“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纳入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体系,实行督查考核倒逼机制,对成效显著的以奖代补,对连续两次考核排名末位的进行通报批评,连续三次排名末位的在电视做表态发言。截至目前,该市共开展督查300多次,下发通报60多次,责成乡镇“一把手”在电视上做表态发言7人次,14名村干部因工作不力被更换,30名乡镇干部和村干部被诫勉谈话。
  该市还在电视台开辟“美丽乡村行”“曝光台”等专栏,及时报道工作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对措施不力、进展缓慢的镇街、村居加大曝光力度,接受社会举报和监督,强化警示教育效果。目前,已电视曝光38期次。该市大力开展“清洁庭院、美丽家园”评选活动,先后评选出清洁庭院1000户,美丽家园20个,并把评选结果与 “十星级文明户”“四德标兵”“文明标兵”评选直接挂钩,极大地调动了村民参与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李玉胜 贾鹏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像抓经济一样抓文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