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泰山集团年产30万套芯片项目扶持资金510万元日前到位。 4个月来,乐陵市已有8项目获黄三角建设无偿资金3770万元,项目数量和扶持数额均居黄三角19县市区前两位——
黄三角无偿资金为何青睐乐陵?

乐陵120万套全钢子午轮胎项目轮胎成型机已经安装完毕。 赵光 摄



  尽管最近气温急速下降,但乐陵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工地上却机声隆隆,十分繁忙。该市黄三角办公室主任赵凤介绍说:“只要天气条件允许,我们的建设工程就紧张进行,因为投资商比我们还心切呢! ”

  坚持高效生态发展方式,与黄三角开发规划不谋而合

  “为尽快壮大环境友好型工业,乐陵很早就确立了体育用品、传热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并成立了相应的产业帮扶办公室。 ”在采访泰山集团全国第一条新型XPE生产线建设时,该市经济开发区副主任卞啸男告诉记者,“我就是体育产业办公室主任,常年驻企业进行帮扶。 ”
  该市一直致力于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将高新技术产业园、循环经济示范园打造成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经济繁荣的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特色产业园区作为工业发展方向。
  在该市的扶持下,泰山集团由最初炕头生产体操垫的小作坊,已迅速壮大成集研发、生产、培训、物流、实验检测、运动示范于一体的国家体育产业产学研示范基地。投资50.44亿元的泰山高科技体育产业园已有idong在线运动、碳纤维赛车、XPE新材料等23个项目落户,形成多领域的体育产业体系,年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
  目前,刹车片生产位居世界第三的金麒麟集团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年繁育脱毒马铃薯微型薯4亿粒的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成为国家马铃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产品出口占据全国同行业70%的国强集团成为山东省建筑五金生产基地……一批大企业在崛起,并创出了16件国家级名牌和29件山东省知名品牌。
  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的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该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就是打造环境友好型工业,建设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和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这与该市多年来工业发展方向不谋而合,因此优质项目容易得到上级扶持。

  认真研究31个专项规划,筛选推荐最优质项目

  乐陵市被划入黄三角后,面对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和自身经济总量小、财税支撑弱、在黄三角19个县市区中排名靠后的实际,该市党政一班人转身面向大海,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黄三角战略中来。
  立足黄三角规划区,该市打破原来的行政区域概念,自身定位在打造黄三角与环渤海经济圈复合带重要节点型区域中心城市。他们顶层设计,做好规划。为突出规划先导性和实效性,历时4个月进行调研论证,聘请山东大学张体勤教授修改完善,在19个县市区率先完成了黄三角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了“一核三区、多点支撑”的发展构架。
  该市利用省制定31项专项规划的良机,以提报项目为重点主动对接,使149个项目列入省专项规划中。其上报项目数量、规模列19个县市前列。同时主动适应转方式、调结构的大背景,积极谋划、筛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好项目、大项目向上争取,有5个项目获首批8亿元黄蓝建设专项资金支持,数量、规模居黄三角19个县市之首。
  另外,汇源果汁、希森马铃薯入选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冷链产业科技示范工程首批8个试点,成为黄三角地区农业冷链物流产业科技示范工程试点县,金丝小枣、鲁西肥牛等产品也被列入了黄三角十大特色农产品。

  立足差异化发展,搭建产业发展平台

  按照黄三角规划构建高效生态产业体系的总体要求,该市立足处于工业化刚刚起步阶段的实际,选择差异化竞争,确立了加快培育体育、五金机械装备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现代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和新能源、循环化工、再生资源利用三大先导产业的“4+3”产业体系。
  按照“8十N”框架,该市分别成立了由产学研金政等方面人员参加的实体性产业发展工作小组,每个产业设立了不低于1000万元的发展基金,加快推进主导产业发展。对现代服务业和新能源产业,该市引进了总投资过百亿的黄三角会展物流中心、五洲国际建材城等6个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形成了红枣市场、调味品市场等全国最大的专业市场,16个旅游项目被列入黄三角旅游规划。该市重点瞄准央企合作,与国电集团合作的生物质发电项目正在建设。
  □本报记者 王育恒 本报通讯员 李玉胜 贾鹏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黄三角无偿资金为何青睐乐陵?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经济】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