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9.6%
■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6% ■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长13.7% ■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2.9%
作者:据新华社



  据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 国家统计局13日发布数据,上半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其中,一季度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经济运行总体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
  初步测算显示,上半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5700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02178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86581亿元,增长9.2%。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
  农业生产总体稳定,夏粮生产获得丰收。全国夏粮产量为12627万吨,比上年增产312万吨,增长2.5%。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722万吨,同比增长0.2%,其中猪肉产量2443万吨,下降0.5%。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企业效益继续增加。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8%,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041元,同比增长13.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706元,同比增长2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7%。
  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833亿元,同比增长16.8%,比去年同期回落1.4个百分点。
  上半年我国限额以上企业 (单位)消费品零售额39034亿元,增长23.7%。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上半年我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4450亿元,同比增长16.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383亿元,增长16.2%。
  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房地产投资增速较快。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24567亿元,同比增长25.6%。
  上半年,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43050亿元,增长14.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0.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7.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4.7%。
  同期,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6250亿元,同比增长32.9%。其中,住宅投资18641亿元,增长36.1%。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4441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2.1%。
  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40991亿元,同比增长21.6%。 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101.75。

国家统计局发言人谈下半年物价走势

“保持物价稳定的有利条件在增加”

  国家统计局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 (CPI)同比上涨5.4%。而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当月CPI同比上涨6.4%,涨幅创下三年来新高。
  “破六”之后,物价走势如何? “尽管物价上升的压力还比较大,但是保持物价稳定的有利条件在增加。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13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详细解答了这个问题。
  对于6月份CPI创下新高,盛来运分析说,主要还是翘尾因素影响和食品价格6月份涨幅较高所致。6月份CPI的翘尾因素是3.7个百分点,比上个月扩大了0.5个百分点。另外,新涨价因素扩大了0.4个百分点,其中主要是由于猪肉价格的上涨。
  盛来运指出,尽管6月CPI指数创出新高,但一个非常积极的变化值得注意,就是非食品价格指数涨幅在继续收窄。
  “这种状况值得观察,如果是趋势性的话,对后期的物价走势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也说明我们前期关于物价的调控政策正在取得积极成效。 ”盛来运说。
  他表示,后期保持物价稳定有五大有利条件:第一,今年夏粮继续丰收,有利于降低通胀预期;第二,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工业品供过于求的格局没有变化;第三,6月份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有利于减轻输入性通胀压力;第四,前期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积极作用正在显现;第五,翘尾因素在下半年会逐月缩小。
  “有利条件要转成现实还有一段距离,还必须继续把稳定物价放在宏观调控的首位,要加大政策的贯彻与落实。”盛来运说。他同时表示,物价高位运行确实对低收入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所以要按照中央要求,要在控制物价的同时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补贴。 (据新华社)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9.6%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国际国内】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