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禹城小农水打通灌溉最后一公里
23万亩农田喝上“自来水”
  禹城讯 (高汝宝 冯希才 郭强)5月10日,在禹城市莒镇乡“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区”看到,一条条水泥混凝土U型槽水渠 “驰骋”在成方连片的田野上,支渠、斗渠、农渠纵横交错,一眼望不到尽头。马庄村60多岁的张绪峰提开水闸,涓涓引黄水不急不缓地流入麦田。 “从没想到能像现在这样提开闸就浇地,以后咱浇地再也不愁了”。张绪峰老汉高兴地说。
  去年底,禹城市承担了“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选择莒镇乡为项目区,先后投资2965.7万元,开挖填筑土方90多万立方米,填筑混凝土16691立方米、浆砌石7238立方米。提水灌区建成3座泵站,完成机电安装及相应的灌区灌溉配套工程;引黄自流灌区建设混凝土U型槽衬砌支、斗、农渠90多公里,建设配套建筑物594座;井灌区新打机井65眼,安装井泵机电配套设施65台套。
  该项目积极引进科学灌溉管理技术,探索实施了U型槽滑膜技术,在施工上,省时、省工、省料、节地;在使用上,糙率小、输水和抗冻涨能力强,达到了工期短、成本低、质量好的效果。同时,依托中科院技术支撑,研发了末级渠系远程计量和灌溉管理决策支持两大系统。通过在支渠和斗渠量水建筑物上安装超声探测仪、水位计,将数据传输到用水协会信息中心进行处理,实现了灌溉远程计量;通过分析土壤墒情监测数据,对农作物适时、适量灌溉,实现用水计量准确、灌溉科学。
  日前,该项目经过4个多月的艰苦施工,一次性试水成功,新增灌溉面积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0余万亩,年可节水 2144万立方米,年增灌溉效益1830万元。项目实施后,工程设施由农民 “用水户协会”管理,外出打工户、老弱病残及留守妇女不用出工,协会成员就按时按需把麦田浇好,解决了原来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灌溉难题。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23万亩农田喝上“自来水”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