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幼儿学前教育“小学化”堪忧
专家称:家长“功利心”损伤孩子学习乐趣
作者:说。



  

家长的困扰

“孩子在学前班已经学过一年级课程,上小学后又重新学了一遍,孩子感觉自己会了,就产生厌倦心理,结果学习成绩反而下降了。 ”家住市直小区的吴女士苦恼地对记者说。
  据了解,有不少家长存在着与吴女士类似的困扰。目前,我市学前班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小学开设的学前班,主要教孩子学习一年级课程,班额较大,平均每班50—60人,实行小学化管理,课堂时间为30—45分钟,并开设数学、语文、手工、美术、健康、社会、艺术等10门课程。其中,数学主要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包括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为让学生熟练掌握,老师会对学生进行一对一面对面口算,要求学生张口就来,且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组织一次小测试,以成绩排名的形式把孩子近一段时间的学习情况反馈给家长。这类学前班注重知识的灌输,为将来上小学打下基础。另一种是在幼儿园开设的学前班,这类学前班重在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良好生活习惯,班额较小,平均每班20—30人,主要学习唱歌、跳舞、绘画等课程,侧重素质教育,让孩子边玩边学、以玩为主。
  因此,在“幼升小”后,孩子们出现了水平不一、基础不同的现象。有的学生因学习内容重复出现厌学情绪,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有的学生却因从未接触过一年级学习内容而倍感吃力,成绩也不理想。学习内容的差异,使得小学低年级教学正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那么,如何才能在学前班与一年级之间实现顺畅的过渡?面对日趋严重的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学前教育究竟该走向何处?

学前班究竟该学啥

  学前时期,是幼儿发育的关键时期,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都要求孩子能在学前班期间学习唐诗、宋词、英语等各种课程,为将来的学习打好基础。而有些学校为了迎合家长,便出现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超前现象。
  德州市实验小学校长刘呈祥告诉记者,学前教育“小学化”打乱了正常幼小衔接的程序。如果提前学习了小学课程,孩子进入小学后认为已经学过而不认真听讲。然而实际上,这些孩子并没有真正掌握所学内容,从而形成不好的学习习惯,造成学习成绩下滑。刘校长说,学前教育是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阶段,其目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实现由闲散家庭生活到集体生活的转变。学前班时期应当注重孩子的兴趣培养,让孩子拥有自由想象的空间,保持轻松的心理状态,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最好的自己。
  同时,学前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此时,可以逐步让孩子接触适合学龄前儿童阅读的唐诗、宋词等读物。这对促进孩子口语表达能力、积累书面语言经验具有积极作用。在学习方式上,要让孩子感到是和家长一起进行有趣的吟诵游戏。切忌强迫孩子学习,太过功利的做法,反而会损伤孩子的学习乐趣,产生逆反心理,直接影响孩子将来真正开始书本学习时的热情。
相关链接:江苏省教育厅近期将出台“幼儿教学标准”,还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今后幼儿园不再教授唐诗宋词、算术等“小学化”内容。还将在2012年底解决“入园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试行免费一年学前教育。
  □本报记者 李玉友 本报见习记者 张学超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专家称:家长“功利心”损伤孩子学习乐趣
  本文所在版面
【第 6 版:教育】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