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持续150余天无有效降水,我市多措并举积极应对
六成麦田平安人畜饮水无忧
作者:王贺
  本报讯 (记者 王贺 通讯员 利民 凤英)记者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到,自去年汛后至今,我市已持续150余天无有效降水,为1950年有统计资料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值。据气象部门测算,干旱频率属百年一遇。
  面对日益严峻的旱情,我市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早行动、快行动,先后投入抗旱劳力26万余人,动用机电井6万余眼,泵站80处,机动抗旱设备16万台套,有效遏制了旱情的发展,保障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安全。当前,我市仅有244万亩农田出现轻旱,占冬小麦播种面积的36.6%。人畜饮水和城市供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可维持3个月以上。
  抗旱保苗取得成效,得益于提前谋划,未雨绸缪。去年汛期,我市发生强降雨过程,市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在做好防汛排涝的同时,科学拦蓄雨洪资源,在各主要河道均存蓄了较大水量。在此基础上,我市加大了引调黄河水的力度,李家岸引黄灌区自2010年12月3日开闸引调黄河水,目前已引水1.2亿立方米,全市抗旱水源因此得到有效保障。据统计,去年入秋以来,我市已完成抗旱浇灌面积632万亩次,基本普浇了一遍水。目前,全市水库蓄水已接近9000万立方米,三干流河道蓄水超过6000万立方米。
  为保障抗旱水源,我市加快了冬春水利建设进度,重点突出骨干河道清雨、机井建设、方田配套和坑塘蓄水工程,提高抗旱减灾能力。入冬以来,全市已完成疏浚河道1605公里,清淤沟渠4697公里,新建坑塘110处,新建泵站317处,新打机井近6000眼,扩大灌溉面积50万亩。同时,各级财政及时调整支出结构,加大了抗旱投入,配备抗旱物资。据统计,目前全市已先后投入抗旱资金6700余万元,配备混流泵30套、潜水泵60套、发电机组90台。
  市农业局、水利局等部门积极开展抗旱服务,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抗旱设施的维修、配套服务,指导农民科学做好抗旱保苗和浇灌越冬水等工作。同时,各地还动员务工返乡人员参与抗旱工作,壮大了抗旱队伍。
  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一段时间我市仍无有效降水,秋、冬、春三季连旱已成定局。为应对这一形势,市有关部门近期计划采取更有力的措施,通过争取引黄指标、开展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强化抗旱服务等办法,进一步控制和缓解旱情,全力夺取夏粮丰收。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六成麦田平安人畜饮水无忧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