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挖掘传统瑰宝 弘扬文化底蕴
宁津五大特色展馆开门迎客
  宁津讯 (尤炳君 李希彦)元旦假期,室外寒气逼人,在宁津文化艺术中心,却能听到阵阵清脆悦耳的蟋蟀鸣叫声,亦真亦幻,充满乐趣。其实,这是蟋蟀文博馆采用声、光、电技术制作的音响效果。连日来,宁津刚刚落成开放的蟋蟀文博馆、杂技文博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 《大刀记》文博馆、书画苑五大特色文化场馆吸引了不少观众。
  宁津蟋蟀文化源远流长,每年吸引万余游客光顾,年交易额达 3亿多元。与吴桥杂技同根同脉的宁津杂技文化,更是闻名遐迩。以三大名吃为主要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早已载入史册。长篇小说 《大刀记》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震动中国文坛。宁津的书画艺术家自古至今,造诣颇深,现成为中国书法家、美术家协会会员的就有21人。
  “我们何不把宁津的特色文化集中起来,深入挖掘其内涵,拓展其现实发展的外延,让其成为激励全县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呢。”去年7月,投资2.8亿元、建筑面积 10000多平方米的县文化艺术中心主体竣工之际,该县几大班子领导及宣传、城建、旅游等部门的负责人召开了一次座谈会。县委书记孙起生的发言,引起了全体与会者的共鸣,并决定在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文化艺术中心二楼建设五大场馆。
  该县先后从北京、上海、天津、济南等地,请来十几名专门从事文化研究、文化场馆设计的专家出谋划策。 “欣闻家乡正筹建文化场馆,特赠诗一首,以抒吾情。” 73岁的宁津籍美术家李桂笙,将自己在全国获得大奖的八尺力作 《新疆舞》,从烟台寄回宁津。在北京工作的宁津籍书画家李平甲,将总价值超百万元的5幅作品,无偿赠给家乡。郭澄清的4个儿子,将多年珍藏的 《大刀记》手稿、系列作品等百余件文物,捐赠出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杂技传承人刘俊昌,将收藏的杂技资料、照片、道具等30多件文物捐赠给杂技文博馆。据介绍,五大场馆共有展区30个,展出的历史文物有2000多件。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宁津五大特色展馆开门迎客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