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奏响人才强市交响曲
——我市打造区域人才高地综述
□本报记者李根本报通讯员李远征焦方兵牟永来
作者:下转二版
  7家企事业单位获准建立博士后工作站,一次性获准建站数量居全国地级市首位;积极运作“6511”人才引进工程,两年引进高层人才近2万名,其中博士硕士1200余名、学科带头人30名;在美国、法国、日本、德国设立了4处海外人才工作站,开创了全省先河;争取黄三角人才急需项目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
  人才蔚,事业兴。市委、市政府着眼长远发展,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引进培养各类人才,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目前,一个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人才辈出的区域型人才高地日渐形成。
高度重视第一资源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人才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成立了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起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技、教育等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雷建国先后三次对人才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工作措施。 2009年3月,我市人才工作经验被大众日报头版头条报道后,市委副书记、市长吴翠云作出重要批示,推动人才工作深入开展。
  近年来,我市陆续出台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若干政策的规定》等人才工作红头文件,涵盖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等各个环节,形成了具有德州特色的人才政策体系。
强化引进与培养
  人才贵在“引”、重在“育”。前几年,皇明集团董事长黄鸣三次往返澳大利亚,聘请镀膜专家章其初博士担任首席科学家的故事成为我市引进人才的美谈。该企业还先后聘请了10多名国外专家前来指导技术,对促进企业发展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近年来,我市组织实施了“6511”人才引进、“首席专家”建设、“888”人才聚集、“双百对接合作”计划、“首席技师”评选等一系列人才引进与培养工程,大力引进人才、智力和项目。强化创新创业载体平台建设,继2008年我市建立3个博士后工作站后,今年又一次性获准建立博士后工作站7个,数量居全国地级市第一。立足市情,柔性引进人才,积极实施 “借脑”工程,大批往返于德州和全国各地的 “候鸟教授” “飞行博士” “两栖专家”,已成为我市人才大军中的生力军。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2007年以来,全市引进各类人才2万余名,其中博士硕士1200余名、学科带头人30名。促成全市600多家重点企事业单位与300多所高校院所结对联姻。全市先后评选出16名首席专家、128名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55名优秀中青年专家,命名表彰53名首席技师。目前,我市有泰山学者1人、省“万人计划”第一层次人选1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3人。
建立区域合作格局
  今年,借助环渤海人才战略联盟,庆云县中澳集团先后引进管理和技术型人才70余人。 (下转二版)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我市打造区域人才高地综述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