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城区交通如何变通畅
作者:韩超朱代军王志伟











  

调查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市城市交通也发展迅速。尤其是在中心城区,近年来进行了轰轰烈烈的 “大建设”,一条条道路相继投入施工,城市交通迅猛发展,现代道路交通系统格局逐步形成。但是,伴随着城市道路的发展、汽车的增加,我市城区交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出行高峰期车辆拥堵严重

  11月4日早上8点,记者步行从东方红路自东向西进行了实地探访。
  从宝林大厦到德州大酒店,因为是早上出行的高峰期,沿途又有市直幼儿园和实验小学,东方红路与湖滨路交叉口被堵得水泄不通,许多车辆在等了2个红灯后才通过路口。从人民医院到新华书店,车辆一路缓行,这段路虽然没多长,但记者发现,许多车辆还没有电动车行驶得快。出租车司机高师傅告诉记者,像这种只堵塞的现象还算幸运,因为堵车发生“扯皮”的事经常发生,擦到、挂到都要影响车辆的行驶。
  当天中午12点,记者驾车由湖滨路自南向北行驶,经过百货大楼时遇到堵车,从十三局医院到中心广场路口用了近20分钟。好不容易突破重围,又在湖滨路与三八路交叉口停了下来。记者在车上看到,上一个绿灯没来及通过的车辆都拥堵在了路口,导致四个方向的来往车辆都不能畅通行驶。在此路口执勤的辅警卢俊峰告诉记者,附近学校、单位、医院、餐馆等人流密集场所相对集中,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时期,就餐的,接孩子的,下班回家的都赶在了一起,交通极为不畅。
  据市交通部门统计,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出行次数为2.87次,与国内外大城市性比,出行次数较高,主要是由于城市规模不大,出行比较方便,大部分居民中午会选择回家休息。出行时间上呈现早中晚四个高峰,分别为早高峰7:00至8:00,午高峰12:00至13:00、14:00至15:00,晚高峰18:00至19:00。这四个时间段也是交通最为拥堵的时期,不少市民都反映:“就因为堵车,现在早上要早起十分钟,下班要晚回家十分钟。 ”

机动车逼进15万辆 交通压力巨大

  中心城区高峰时段道路拥堵的状况已是不争的事实。据市交警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到今年底,我市机动车的保有量将逼进15万辆,并且大部分集中在中心城区的道路上行驶。
  另外,中心城区小型汽车是市区拥有量的主要部分,约为3.5万辆,而其他车辆以摩托车为主,约为7.9万辆。随着我市城市规模的扩大,市民对机动化出行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受购买力限制,不得不选择价格相对便宜的摩托车作为代步工具,大量摩托车的发展必然给城市交通带来很大影响。
  市交警支队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全市道路主次干道长度为187.7公里,人均道路面积为17.18平方米。由于高峰时段车流量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以及进出城区的主要道路,使得中心城区高峰时段主次干道和交叉口都出现交通缓行现象。

交通违法给城市道路添堵

  采访中,记者发现,中心城区道路高峰时段交通之所以拥堵严重,除了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增加及部分道路施工等因素外,违法停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及驾车打手机、轻微事故不撤现场等交通违法违规行为也给城市交通添堵。
  三八路城隍庙路段的违停车辆可以说是人为造堵的典型,经常有小型车违法占用车道停车。这一区域属于商业闹市,车辆往来密集,由于有车辆违停,路口经常堵满了车,几个方向的交通都受到严重影响。高峰时段不少驾驶人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而造堵的现象也十分严重,直行车辆行驶在右转弯车道和左转弯车道,导致左、右转弯的车辆不能正常行驶,排行车辆积压,使相关路段、路口的车辆通行都受到影响。
  同时,超越停车线、闯红灯、不走人行道、逆行、与机动车抢道……随着城市交通压力的加大,行人和非机动车的上述种种交通陋习成为交通管理中的难题。在交警岗位上工作了6年的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一中队队长张盟告诉记者,一个路口,只要有一个行人带头抢行闯红灯,后面就会跟上七八个。一个人压住一辆车,七八个人就会切断整个车流,路口通行能力马上就下降了。

■他山之石

厦门:
快速公交系统让路越来越远家越来越近

  厦门快速公交系统(BRT)开通于2008年9月,是国内开通的第一条全高架BRT线路。市区采用全路段高架模式,车辆享有全封闭专用路权,每三分钟一班,运行时速可达到60公里/小时。道路和站台设计均采用升级轻轨的标准,道路、车辆、站台实施全景观化设计,全智能化管理,不仅极大方便了市民出行,还成为厦门市一道新的亮丽风景。

常州:
将公交系统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契机

  常州共有两条快速公交系统(BRT)线路,1号线路走向与城市重点发展方向一致,可基本解决沿线居民出行难的问题,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状况;2号线路打通了常州东西向客运走廊。有助于提升东西部两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快速公交形成的“十字型”公交网络引导和带动了沿线土地的开发和利用,在城市资源经营方面获得了良好成效。

石家庄:
公交专用车道提高总体运力

  石家庄市早在2002年就在市区繁华路段中山路开辟公交车专用车道,公交优先得到保障。将中山路上沿道路中心线的两侧车道设置为公交专用道,公交站台原则上设置在道路交叉口范围内,乘客换乘方便,没有其他车辆占道,车速有较大幅度提高。设置公交专用车道后,从表面上看,会对道路车流产生一定影响,减少车辆通过量,使得人的通过量得到提高,增强了交通总体运力。

管理举措

完善设施加强管理

  近日,记者在市区主要路口的红绿灯附近发现,新安装的监控摄像头正在紧张调试,各类违法行为将“无处藏身”。
  交通综合管理工作开展以来,我市投资1500多万元,在市区20多条道路的29个主要路口安装了监控设施;在东风路、天衢路、东方红路、解放大道四条主干道设置了15000余米的交通隔离护栏,配备了防撞桶、标牌、警示柱等设施;在市区部分道路施划了5100余个停车泊位、 9万余米非机动车停放线。
  经常路过三八路的王林刚对记者说:“我每天开车都要走这条路,碰到上下班车多的时候一堵就是半个多小时,现在划定了专门的停车位,路比以前通畅多了。 ”
  “您好,请在停车线以内等候通行! ”11月6日下午5点左右,正是人流车流高峰期,在湖滨大道与东方红路交叉路口,每当红灯亮起时,刚刚上岗的辅警李丽红示意在机动车道上行驶的非机动车返回非机动车道。
  如今,我市新招聘的100多名动作规范、英姿飒爽的交通辅警和新购置的15辆巡逻车,每天都在市区各主要路口和街道执勤巡逻。

错时放学 彻底整治重点部位

  实验小学位于湖滨路与东方红路交叉口,每天早晚时段,前来接送孩子的车辆排成长龙。由于附近很难找到停车处,很多家长就直接把车停在马路两侧的机动车道上。东方红路原本有四条车道,但其中两条车道被前来接孩子的车辆占据,所有的过往车辆只能挤在中间的两条车道,过往车辆只能开开停停,每天都会造成短时局部性交通阻塞。位于天衢路的天衢东路小学路段也面临这样的情况。
  面对学校附近交通拥挤状况,我市交警多次实地调研,考虑到在市中心另辟空闲停车场的可能性不大,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疏导车流,采取 “错时放学”,并划定专门的停车位。根据时间的安排,每个年级放学时间相隔10分钟,家长根据不同的放学时间,合理安排好开车接孩子的时间,避免了长时间在校门口滞留。目前,两所学校附近的路段在放学高峰时段的通行状况已明显改善。

未来计划

实施“公交优先”战略

  目前,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对此,有专家道出了一个崭新的交通发展理念:解决交通拥堵,应该考虑如何让人流动,是要让有限的道路承载更多的出行服务。那就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行“公交优先”战略。
  2008年至2009年,市区公交车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同时,我市还倡导“绿色交通,低碳生活”,天然气公交车和新能源公交车陆续投入运营。
  市公交公司经理徐海城介绍,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市区营运车辆400多台,市区运营路线29条,线路总长度400多公里。公交线路主要分布在德城区,以火车站为中心,向南北放射分布。
  基于原有线路和场站现状,市交通部门通过现场查勘,编制了《德州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日前,规划已通过市政府审批。规划按照优先发展城市公交的原则,线路调整本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增加公交线网覆盖率,实现“零”空白服务区。结合老城区、经济开发区和东部新区发展规划,解决公交车辆夜间停放和车辆保养维护用地。计划在天衢路、东方红路岔河以东路段、东风路上设置公交专用道,充分保证公交车辆行驶的优先权。

基础设施完善任重道远

  道路是交通的载体和平台,没有完善的道路设施就没有安全畅通的交通秩序。市区有20多条主要道路,105个主要路口,仅仅依靠人力管理无法保证。对此,我市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停车场、护栏、标识标线、信号灯及监控等配套设施。
  市区部分路口生长繁茂的树枝遮挡信号灯、交通标志现象日渐增多,针对这一交通安 全隐患,市区交通综合管理办公室启动了“整治树木遮挡信号灯和交通标志”专项行动。
  市城管执法局对市区东风路与德兴大道、三八路与德兴大道、东方红路与德兴大道、东方红路与新湖路、解放大道五中等5处路口的16棵遮挡信号灯的树木进行了彻底修剪;市经济开发区对东方红路与康博大道、东方红路与晶华大道等路口遮挡信号灯的树木进行了彻底修剪。为保证此项行动长期化,园林管理部门以后将继续采取定期修剪的方式,每隔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修剪一次,力争将树木对交通设施的影响减少到最小。
  □本报记者韩超 朱代军 王志伟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城区交通如何变通畅
  本文所在版面
【第 5 版:德州调查】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