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建起208个老人居家休闲活动室,为老人消除寂寞,丰富他们的文化娱乐生活,宁津县——
农村老人“巢”空心不空
  9月5日,86岁的王春田老人精神抖擞地坐在电视机前,学着电视上的演员演唱河北梆子《辕门斩子》,84岁的“师父”张勋卿一边给他纠正唱腔,一边指导动作要领,那认真劲儿仿佛是在教小学生念书。旁观的几位老人也情不自禁地跟着节拍哼唱、模仿,时而“交头接耳”,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这是笔者在宁津县大柳镇李庄社区张勋卿老人家看到的一幕。
  组织老年人就近娱乐,根据兴趣爱好自由组合,组织志愿者为老人提供读报、测血压、购物等服务……宁津县在农村探索“随心所欲”的集中居家休闲养老模式,努力为农村空巢老人消除寂寞,丰富他们的文化娱乐生活。
  “虽然每个村都设有老年活动室,但因为性格、兴趣等多方面的因素,真正来活动室的人并不多。因为有些平时就不对脾气的老人不见面则已,一见面就‘顶牛’。”宁津县老龄办主任王建胜说,让老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找投脾气的伙伴自由组合,活动场所就设在他们自己家里,气氛好,比集中活动更有实际意义。
  宁津县推广的集中居家休闲养老模式来自一次偶然的走访。去年初秋时节,王建胜在时集镇崔庄村看到该村妇女主任杨金香家几位老姐妹正在拉家常,有说有笑,气氛十分融洽。受她们启发,王建胜有了建“老年人家庭休闲活动室”的设想:既然老年人喜欢“遛门子”,何不顺应民意,让他们自由组合,由村里提供相应的娱乐设施,让老年朋友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的快乐?这一想法得到广大基层老龄干部的支持。该县以时集镇博古张村、崔庄村、柴胡店镇崔杨村、孟东村等村庄为试点,采取老年人自愿“凑”、村集体“包葫芦头”等方式为老年人经常活动的“据点”添置影碟机、棋牌等“家当”,一个个简单又实用的“家庭式休养活动室”就建立起来了。
  “以前觉得老了不中用,只能天天坐着发呆。”儿子常年在东北工作的王春田老人回想起以前的生活,眼神有些黯淡,“有时候一天都说不了一句话,生病了只能一个人躺在床上,那时候觉得一天时间真是长啊。”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这是很多像王春田一样的空巢老人过去生活的真实写照。如今,老人们往日紧缩的双眉舒展了,满面笑容。 “老人和孩子一样,光有吃喝只能解决温饱,解决不了孤单寂寞的问题。”王春田说, “现在好了,有了老伙伴,日子过得很快乐!”
  “农村老人居家休闲养老模式”也深受老年人子女欢迎。张勋卿老人的儿子说:“以前在外面常担心老爹日子不好过,一颗心总是提着,现在有这些叔叔大爷们陪着他,我放心多了。”
  目前,宁津县已有26个农村社区,建立了208个老人居家休闲活动室。
  □杨书强 王猛 潘秀珍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农村老人“巢”空心不空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