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一个村官的为民情怀
  临邑县临邑镇卞庙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孝平,17年如一日用奉献诠释着浓浓的为民情怀,被群众称作不知疲倦的“铁人”。在左肾被切除后,他依然拖着孱弱的身躯,每天盯在社区建设工地上。
修路打井办实事
  1993年,39岁的李孝平当选卞庙村党支部书记。当时,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班子涣散、管理混乱、上访不断的“烂摊子”。面对群众的信任和重托,李孝平告诉自己不能退缩,一定要让大伙儿过上好日子。
  卞庙村到县城仅有1.5公里,但坎坷的土路不仅给群众进城带来不便,更制约了全村的经济发展。上任之初,李孝平决定先修路。为此,他连续奔波数日,通过集体留存、上级争取、发动捐款等方法,终于筹齐了14万元修路款,不仅把出村道路铺成了柏油路,还把村内的8条街道进行了硬化。受地理位置影响,全村农田旱不能浇、涝不能排。“群众所盼就是干部所干,必须想办法打几眼井。”为了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李孝平用“蹲守”的真诚筹到20多万元,接连打了3眼深井,全村的农业用水和人畜饮水问题终于圆满解决。
产业兴村志不移
  “好干部就要带领群众致富。”17年来,李孝平一直践行着这个不变的诺言。为寻找致富门路,他带领村“两委”成员走家串户、集思广益,并自费外出参观考察,最后决定发展竹编、建筑和运输三大产业。
  刚开始从事竹编产业时,由于市场销路和进货渠道不够顺畅,导致了成本高、利润低,一些村民打起了退堂鼓。李孝平心急火燎地踏上了南下的列车,考察原材料市场,通过直接进货,降低了成本。同时,又借鉴外地经验,成立了竹编产业协会,实行进料、质量、价格、销售“四统一”,保障了竹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如今,全村有60%以上的农户从事竹编业,卞庙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竹编加工专业村。
  同时,村里发展起运输户12家,拥有各类运输车辆60多部;成立了3家建筑队,解决了300多人的就业问题。
  在李孝平的带领下,村民的腰包慢慢地鼓了起来,年人均收入由他上任初的三四百元,提高到现在的7200多元,增长了20多倍。村里每个产业的发展壮大,都凝结着李孝平的心血,他说:“村里的每一个产业都是我的命根儿,只有靠它们,我才能带着全村人奔小康。”
心里装着全村人

  李孝平的心里装着全村人,无论谁家有了难处,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今年72岁的付军治无儿无女,与年迈的老母亲和体弱多病的妻子一起生活。
但屋漏偏逢连阴雨,去年他又不幸患上了肺癌。得知这一情况后,李孝平第一时间联系了医院,并发动村民为付军治捐款8700元,凑齐了手术费。说起李孝平,付军治的老伴儿泣不成声:“他就是俺的亲人,没有孝平这样的干部,恐怕俺们早就变成枯骨了。”
  为让村里的每一位老人都能安度晚年,李孝平把村委会的办公室腾出来,把村里几位孤寡老人供养在这里,村里不仅负担老人吃住,还为他们求医看病。83岁老党员李孝温感动地说:“孝平是俺全村的大恩人,更是我们这些孤寡老人的恩人。”
豁出命来建社区

  2008年10月,四里庙、王库子村和卞庙村合并成立了卞庙社区,李孝平又高票当选社区党支部书记,从一个村的“当家人”变成一个社区的“主心骨”。为建百姓满意工程,他带领社区“两委”成员和群众代表赴诸城、邹平等地参观学习,并聘请专家对社区建设进行了总体规划。
  就在社区建设的关键时刻,病魔却悄悄降临到李孝平身上。他腰痛时常发作,为不影响工作,他每次都靠止痛药硬扛着。有一次,他疼得头上直冒汗,被社区干部发现,几个人强行把他拉到医院检查。他被查出患了肾癌,在医生和家人的再三催促下,做了肾切除手术。术后,他顾不上卧床休养,就跑到社区建设工地上,饿了和工人们一起吃,累了在工棚里躺一下。由于劳累过度,他晕倒在工地上,被人送到医院检查时又发现肝部长了一个肿瘤,且有恶化的趋向。医生说必须马上手术,但李孝平死活不同意,第二天又出现在施工现场。老伴儿流着眼泪劝他:“先治病后干活,身体好了才能更好地为大家伙儿服务。”李孝平说:“我不是不治疗,咱可以先吃药缓着,等乡亲们都住上了楼房再做手术也不迟。”老伴儿心里明白,他是怕万一做了手术,就没办法天天钉在工地上。
  今年4月,全市合村建区规划工作建设现场会在卞庙社区召开。如今,卞庙社区一期住宅楼即将封顶,投资30多万元的综合服务中心和投资10万多元的文化大院也相继建成。
  □本报记者 李静 本报通讯员 吴义彬 宫静华 史有福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个村官的为民情怀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