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居弱图强 创新有为
——庆云发展县域经济文化的调查
作者:下转二版


  图为香海禅林古枣生态园一角。
  □市政府办公室
  根据 “两高”和 “创先争优”活动总体安排,近日,市政府办公室组织党员干部赴庆云县参观考察。庆云县厚积薄发、快速崛起的发展态势,优化结构、特色鲜明的发展模式,使大家深受启发。
  发展概况
  近年来,庆云县立足 “打造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经济文化强县”的目标定位,居弱图强,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商贸名城、山东省首批旅游强县和市级改革创新示范区。
  发展速度快,面貌变化大。近年来,庆云人以不甘居后、奋进崛起的姿态,自强不息,奋起直追,呈现出超常跨越的良好态势。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区由原来的不足8平方公里扩展到30平方公里,2009年被评为中国最佳改善人居环境范例县。各项综合指标大步攀升,2009年与2006年相比,完成GDP82亿元,增长70.8%;地方财政收入1.18亿元,增长4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亿元,增长61%。
  产业层次升,经济结构优。几年时间,庆云由原来的只有几家小企业、几乎没有工业主导产业的状况,迅速发展起高新技术、钢制管材管件、精细化工、轻工食品加工四大主导产业,优化提升了经济结构。目前,该县纳税过百万的企业发展到36家,过千万的企业从无到有达到3家。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7.8:47.1:45.1,二产比重年均提高2.2个百分点。
  城乡一体化,群众得实惠。庆云坚持以人为本,以城乡统筹为主题,逐步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社会保障一体化发展。3年来,该县对医疗事业的投入是前42年之和,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是前42年之和的24倍。现在,已建成了 “15分钟医疗服务圈”,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乡镇文化站建设率达到100%,乡镇便民服务大厅拥有率达到100%,80%的农民看上了有线电视,80%的村建成了文化大院,在全省率先实现了 “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饮水城市化”,成为全省第一个鳏寡孤独老人集中供养的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6.6亿元,干部职工平均工资比2006年翻了一番。
  基本经验
  培植壮大工业经济,着力打造 “实力庆云”。庆云县针对工业底子薄、基础差的实际,举全县之力发展工业。连续3年实施 “项目攻坚年”和 “产业培植强县年”活动,以产业带项目、以招商引项目、以项目强企业,初步构筑起以新材料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钢铁加工为主的管材管件生产基地,以精细化工为主的化工产业基地和轻工食品产业基地。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171家,比2006年增加90家。同时,充分发挥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园的载体作用,延展产业链条。按照打造 “10亿元企业、100亿元产业、1000亿元园区”的发展定位,总投资86.7亿元的20余个项目已签订入园协议,累计引进规模以上项目386个,过亿元项目40个。
  不断创新提升发展优势,着力打造 “特色庆云”。商贸旅游是庆云的亮点和特色,庆云县按照亮点更亮、特色更特的发展思路,不断放大发展优势,着力打造 “中国商贸名城、北方旅游胜地”。深入开展了 “市场二次创业年”活动,全方位推进市场升级。同时,投资10亿元启动建设了金天地购物广场、地下商城、华汇商都、金宇建材国际商城,构筑起以新华路为中心商务区,各大市场、商业网点、专业街区为支撑,农村流通网络为基础的 “大商贸”框架。目前,专业批发市场发展到24处、营业面积达260万平方米、交易额超过260亿元。投资2亿元建设了国际物流园区,引进物流企业20余家,货运线路达到3300余条,全面构筑起以城市物流为主、农村物流为辅,上下联动、货畅其流的“大物流”框架。积极挖掘整合旅游资源,不断完善旅游规划,全面推进景点建设。目前,拥有国家4A级景区1处、2A级景区4处,被命名为山东旅游强县。
  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着力打造 “生态庆云”。一是发展林果经济。以鼎力集团为依托,突出抓好以枣为主的经济林、以杨树为主的用材林和花卉苗木基地建设,建成枣树绿色示范基地3万亩,总量达到1700万株,发展花卉苗木、经济林、用材林1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44%;以鲁丰科技为依托,抓好以万亩蔬菜基地为重点的品质蔬菜示范园区建设,建设品质蔬菜基地5000亩,冬暖式大棚和大拱棚2000个。二是发展畜牧经济。以中澳集团为依托,重点抓好以肉鸭养殖为重点的生态畜牧示范区建设,各类养殖基地达到420处,标准化养殖比重达到55%,形成亿只肉鸭养殖加工能力,肉鸭制品获得出口欧盟资格,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利税1.6亿元、出口创汇7000万美元,带动全县及周边10万农民走上致富之路。三是着力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实施 “十百千”蓄水工程,加快南侯水库、南杜拦河闸等一系列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力促尽快贯通城乡水系,使庆云大地碧水长流。
  坚持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着力打造“和谐庆云”。一是完善城市功能。建成六纵十横一环的绕城城市路网,配套实施了亮化、绿化、供水、排水、供气等工程,形成了工业区、商贸区、文化旅游区、生活居住区 “四大板块”。二是拓展城市空间。全面启动了迎宾路两侧、渤海路两侧城中村、老厂区以及窦家、柳家、范庵等城边村的拆迁改造,滨德高速公路至庆云城区连接线主轴和马颊河风景区、休闲生态观光区、商务办公区、文化活动区、居住生活区 “一轴五区”建设扎实推进。三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县158个社区调整为65个并居型社区,县财政拨付4500万元启动资金,专款用于合村并建。目前,已有19个社区开工建设。四是努力改善民生。连续3年将 “为民十大工程”写入县政府工作报告,推进城乡低保网、城乡医疗网、城乡饮水网、城乡公路网建设。2009年10月,全国民政信访工作现场会在庆云召开,“亲情民政”模式在全国推广。
  主要启示

  加快发展必须坚持不断创新。思路决定出路,创新决定发展。庆云县从突破思想禁锢入手,引导广大干部用多元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破解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始终保持 “路在人走、业在人创、事在人为”的创业气魄,以创新的思维打破僵局,以发展的办法解决问题,推进了县域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他们的实践再次证明:只要敢于创新思维,善于创新思路,勇于创新办法,就一定能够赢得发展先机、构筑发展优势、增创发展业绩。
  加快发展必须坚持真抓实干。庆云县一班人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唱响实干主旋律,八个委员会积极推进工作,县领导率先垂范,引领各级分工包扶到重点项目,做到工作指挥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同时,探索建立了压力传递、快速推进、督察考核、奖优罚劣、争先竞赛等一套工作机制,激发了全县上下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各县市区都能够形成一种崇尚实干的工作作风,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落实推进机制,营造一种大干快上的工作氛围,就一定能够加快我市区域经济文化高地建设步伐。
  加快发展必须坚持执政为民。庆云县坚持 “让党得民心、群众得实惠”的做法,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营造了风正气顺、人人思进、同心协力、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他们的做法昭示我们: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牢固树立民本意识,都要把实现好、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居弱图强 创新有为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