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把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
平原:城乡统筹新境界


  现代化恩城镇商业街。
  □本报记者 杨德林 本报通讯员 周艳春 金吉鑫 相子瑞
  在平原县采访,记者有一个鲜明的感受,这里正在 “造城”,到处是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在城乡建设上,平原县频挥大手笔,以开放的思维和全新的境界,正在打造鲁西北平原上的 “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如今,他们已构筑起了 “一心两极八镇百区”城乡大统筹的发展格局,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促进了发展方式转变。
  一张“图”覆盖全县,统筹城乡发展资源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发展二元结构的存在,使各类优质发展资源聚集在城市,农村难以发展。所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必须从统筹城乡抓起,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最终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平原县委书记董绍辉如是说。
  高起点、大手笔规划。该县先后派2000多名干部到江苏昆山等地学习参观,解放思想、提升境界,破除了 “抓城镇建设就是搞形象工程”的误区,牢固树立了 “抓城镇建设就是抓经济发展、就是抓民生改善、就是抓城乡一体化”的先进理念,累计投入费用2000多万元,聘请中国规划设计院、清华大学规划设计院等单位,编制完成了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及各乡镇驻地的总体规划、详细性规划,全县小城镇总体规划覆盖率和实施率均达到了100%。
  按照规划,平原县将构筑 “一心 (县城)两极 (恩城镇、王凤楼镇)八镇 (其他八个乡镇政府驻地)百区 (100个农村社区)”的城镇总体发展格局。县城人口最终将达到20万人左右, “两极”人口达到10万人, “八镇”人口达到10万人,100个社区聚集人口达到10万人左右。
  “坚持城乡一体化的规划理念,将县城、乡镇、农村社区统筹纳入到全县的大格局中进行谋划,做到城乡规划一体化、全覆盖,这一点我们在全市是第一个做到的。”平原县建设局副局长高红星介绍说。
  培大培强小城镇,“一街两区”战役率先打响

  站在恩城镇竣工不久的恩州大街上,极目远眺,只见一排排高楼拔地而起,宽阔的公路纵横交错,来往车辆穿梭不断,让人感觉来到了现代化的城区。该镇镇长艾涛介绍说:“我们恩州大街长2400米、宽55米,完全按照县城中心大街的标准建设,两侧的商业用房未建先卖,销售十分火爆。另外,启动建设了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的西城社区并居点和一个民营创业小区。”
  据了解,自去年平原县实施 “突破恩城”战略以来,全镇共完成城建投资2.33亿元,完成了105国道城区段改貌工程、恩州大街拓宽改造工程、平恩路形象提升工程、丰收路改貌工程、西城居住小区拆迁建设五大工程,开工建设了商住楼12.7万平方米,投资4600万元建设了恩城水厂,实现了一年出形象的目标。
  “一街两区” (每乡镇建设一条繁荣的商业街、一处民营企业生产区、一个休闲居住区)是平原县小城镇建设的突破口,是推动各类资源向城镇集中的有效载体。为了推动这项工作开展,平原县委、县政府加强了领导力量,出台了优惠政策和实施办法,在政策、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大力倾斜,特别是借鉴城市拆迁的办法,制订符合乡镇实际的拆迁政策,坚持让利于民。
  在平原县小城镇建设的另一 “中心战场”——王凤楼镇,记者看到,一排排破旧的平房已拆迁,新规划的道路、公园、居民小区,正在加紧建设,王凤楼镇党委书记吕东河介绍说:“我们在3天内完成了200多户民居的拆迁,群众配合建设新型社区的热情高涨,
就是因为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拆迁理念,处处为群众着想。”
  目前,该县小城镇建设累计投入达8亿多元,累计完成拆迁50多万平方米,建成有规模的民营园区13处,商业、住宅等各类建筑120多万平方米,硬化乡镇街道40多万平方米,建成区面积已达30多平方公里,总人口7万余人,城镇化水平达31.8%。
  新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了“建城聚商,以工带农”

  “小城镇建设的资金从哪里来,今后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平原县委副书记、县长马善军回答说: “我们从一开始就牢固树立了‘经营城镇’的理念,按照 ‘谁投资、谁受益’的要求,鼓励各类经济主体参与城镇开发建设,建立起政府、企业、个人多元化的融资体制,概括起来说,就是建成聚商、以工促农。”
  在该县投资2.5亿元建成的琵琶湾公园,记者徜徉其中,绿地、小桥、流水及高高的 “龙门楼”,风景十分优美。 “以前这里有4个城中村、18个单位,环境很差,通过高水平规划建设,不仅变成了优美景观带,而且吸引了大量社会投资。公园对面投资3.6亿元、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的新世纪购物广场已经建成投入使用。”该县建设局负责同志介绍。
  在龙门民营经济创业孵化园内,郭刘社区的居民詹景喜投资开办了一家畜禽养殖、孵化的企业,经营红红火火。龙门街道办事处主任徐桂元介绍: “龙门街道办事处22个纯农业型村庄合并成了5个农村社区,为了解决农民进城 ‘上楼’后的生活出路问题,我们坚持将经济建设与合村并建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大力发展工商业,以工哺农,实现农村发展方式的转变。”目前,龙门民营经济创业孵化园内已建成2处商务中心、23套标准普通厂房、17套标准复式厂房和486间门店,解决了2000多名群众的就业问题。
  据了解,近年来平原县开工建设各类城建项目290多个,到位资金50多亿元,有2万多农民进城购房居住、创业发展。目前,平原县已荣获 “山东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县”、 “山东省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县”等多项荣誉称号。

  把握城镇化发展规律加快构筑城乡一体格局
  平原县委书记 董绍辉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一项重大战略工程。多年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抓长远、抓大事、抓统筹,必须把握城镇化发展规律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大势,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最终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
  城镇作为集聚各种发展要素的重要平台,在整合各类资源、统筹城乡发展方面起着龙头作用。因此,抓城镇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互动的关键之举,是改善发展环境、提升县域形象的基础工程。我们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建设区域经济文化强县的重中之重来抓,着眼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科学规划城乡发展布局,以城镇化为龙头,以产业发展为纽带,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促进发展资源有序融合加快发展平台同步改善
  平原县委副书记、县长 马善军
  根据平原现状,县委、县政府立足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围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从科学规划入手,明确了“一心、两极、八镇、百区”的城乡一体发展框架。根据这一总体布局,坚持规划先行,将城乡建设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相配套,以规划一体化引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而促进发展格局有序融合。
  同时,找准城乡统筹的关键点和连接点,加快发展平台同步改善。城镇是激活和带动农村发展的重要载体,提高城镇化水平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把城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来抓,抓县城带乡镇、抓乡镇带社区,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平原:城乡统筹新境界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