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统筹城乡 强势推进加快城中村改造及社区建设
——访市委常委、市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军
作者:杨锋本报
  全市农村社区建设和危房改造保障性住房工作会议召开后,市经济开发区迅速行动,掀起新一轮工作高潮。日前,市委常委、市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军就如何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接受了采访。
  杨军说,去年以来,市经济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把城中村改造及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高点起步、强势推进,先后投资16.9亿元,完成付庄、刁李贵、东西刘集、簸箕刘、堤口等合村并建工程15个,建设安置楼130万平方米,安置8600户、2.6万人,拆迁面积103万平方米,建成区80%以上的村民迁入新居,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规划先行、分类指导、市场运作”的具有开发区特色的农村社区建设新路子。
  杨军认为,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是龙头;抓好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是灵魂。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适度规模、着眼长远”的原则,市经济开发区将全区209个行政村合并为43个并居点,并已完成付庄、刁李贵、袁桥、大王、牟庄等24个并居点规划,上半年将完成全部并居点规划,届时将实现合村并建规划“全覆盖”。开发区在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中,突出抓好了 “五个结合”,即与全市总体规划相结合,与高铁新区各项规划相结合,与开发区产业发展布局相结合,与集约节约用地相结合,与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长效机制相结合,通过企业运作模式、农民自主模式、政府主导模式破解资金难题,分别在建成区实施城中村改造,在高铁新区实施大社区建设,在远郊乡镇实施小城镇建设,在全区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步伐。
  杨军说,开发区本身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产物,开发区的建设发展过程,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把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义无反顾、坚定不移地抓好落实,解决“路往哪里走”的问题;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探索具有各自特色的农村社区建设方式,解决“人在哪里住”的问题;必须坚持市场化运作、规模化经营,加快农村土地集中流转、经营,以政府杠杆撬动资本市场,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这次全市会议对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探索新形势下农村社区建设的新途径、新举措,提升标准、加大力度,强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再上新水平。
  □本报特约记者 杨锋 本报通讯员 张学谦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统筹城乡 强势推进加快城中村改造及社区建设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