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风清气顺促和谐
——陵县人民法院工作纪实
  一面面锦旗,表达着群众的赞誉与感激;一项项桂冠,验证着工作的扎实与创新……走进陵县人民法院,一股务实干事、情系百姓、公正执法的正气扑面而来。
  近年来,陵县人民法院开展的审判流程管理、“春雨”工程等多项工作得到省市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各项工作指标连续8年居全市法院综合考核排名前列,先后获得“全省法院刑事、民事、行政审判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法院执行工作先进集体”、“全省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公正执法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多名干警受到国家、省、市表彰。
  接受采访的过程中,院长张惠远谈得最多的是如何公正执法、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正义。他朴素而又深含哲理的话语,道出了全院上下忠于职守、执法为民的精神动力之源。
  “迟到的公平等于不公平。在保证办案质量的前提下,能够快速审结的案子坚决不拖。”   ——“审限减半”开创全市先河

  “真没想到县法院办案效率这么高,我们讨了两年没要回的欠款,立案8天就给我们解决了。”2009年11月22日,陵县华龙化纤有限公司负责人收到县法院为其追回的200多万元欠款时一脸感激。
  据了解,两年前,这家企业与广西一家企业签订了价值200多万元的土工布加工定做合同,货准时发出,但货款却一拖再拖。在南下广西两年无果的情况下,企业于2009年11月14日在陵县法院提起诉讼。法院立案后,适用简易程序,按照“审限减半”的流程,8天时间就结案处理完毕,欠款全额追回。
  “审限减半”,就是在法定审限内,对案件审理期限实行减半的管理规范。在审理方式上,坚持案件繁简分流,推行“普通程序简化审理”,对庭审活动删繁就简,加快办案节奏,在司法程序上,推行“简易民事案件即审”改革。
  “老百姓为什么不愿打官司?太麻烦!而最大的麻烦是什么?拖的时间太长”,县法院院长张惠远说,“自2003年我们提出 ‘审限减半’改革,经过总结提高,目前约束激励机制越来越完善,近两来,全院每年2000多件案件,97%以上达到一次开庭成功”。据了解,陵县法院的“审限减半”改革是从民商事案件开始的,正逐步向刑事自诉案件、行政案件延伸。
  “‘审限减半’减去了我们与老百姓的距离,减少了当事人的支出,减出了法官的办案效率,减掉了发生腐败案件的风险,而增加的是我们的司法权威。”张惠远一席话道出这一改革的初衷和目标。
  人民网、《人民法院报》对此进行了积极报道,此做法在全市得到了推广。
  “人民法官为人民,要站在群众立场换位思考,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  ——细致服务维护社会和谐

  2009年7月29日上午,陵县人民法院道路交通事故审判庭在丁庄乡张庄村村委会的院子里开庭审理一起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这场别开生面的“巡回法庭”吸引了近百名村民驻足旁听。
  为切实解决群众立案难、诉讼难问题,陵县人民法院各业务庭室积极开展 “巡回法庭”办案,对一些交通不便地区,当事人老弱病残、行动不便的案件,实行巡回立案。对一些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巡回法庭根据实际根据直接受理、开庭,进行调解或作出判决,将审判工作从审判法庭转移到村舍,田间地头。
  他们还开展了以“法润社区、法暖乡村、法助企业、法育校园、法理行政”为主要内容的“春雨”工程,主动出击,有针对性地送法上门,预防和避免矛盾的发生和激化,宣传普及了法律知识,方便了群众诉讼。如今,从城镇到乡村,从机关到企业,从社区到学校,人们无不深切地感受到:法官就在身边,法律就在身边。
  采取 “圆桌审判”方式审理涉及未成年人案件、探索完善以“大调解”为主要内容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开通“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和“企业诉讼绿色通道”……一项项工作创新,都为了一个目标:最大限度地便民利民为民。
  “从本质上说,法律不仅是约束,而且是服务,不仅是制裁,更是保护。我们始终把群众当亲人,用法律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院长张惠远如是说。
  陵县人民法院广大干警牢固树立“以当事人为本”的思想,增强对“人民法官为人民”的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和实践认同。他们积极与县人大、工会、团委、妇联、乡镇政府等单位协调处理案件,民商事案件调解撤诉率达到78%以上,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要求下属做到的,领导要首先做到。从一定意义上讲,以身作则是最好的管理方式。”  ——率先垂范营造良好环境

  每天早晨8点半,陵县人民法院的干警们都会穿戴整齐,坐在大会议室里接受点名。院长张惠远及班子成员,往往来得都比较早;
  每周四固定学习时间,张惠远带领大家一起接受专业培训,丰富专业知识;
  法院班子成员的电话向社会公开,保持与群众的沟通交流畅通无阻;
  ……
  每项制度,院领导都带头执行。
  他们始终坚持做到 “两个首先”、“三个看齐”、“四个一样”,即:要求干部职工做到的,领导班子首先做到;要求班子做到的,“班长”首先做到。一般干部向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看齐,中层干部向领导班子看齐,班子成员向“班长”看齐。领导班子与干部职工在遵守廉政纪律上一样严格,在执行规章制度上一样要求,在抵制以权谋私上一样坚决,在接受制约监督一样标准。
  风清气顺的工作环境,就是这样打造出来的。“要求我们做到的,领导们都率先做到。大家都很服气。在这里工作,舒心!”干警们纷纷发出由衷的赞叹。
  在司法廉政建设中,院领导同样以身作则,带头严格遵守“五个严禁”和“十条禁令”。法院为每名干警建立了廉政档案,在院内设立举报箱和监督电话,向社会公布了举报邮箱,制作了廉政文化屏保,电子显示屏不间断地滚动播放廉政格言警句,时刻提醒干警廉洁自律,真正实现对干警的“全天候”管理。通过深入开展廉政格言书法摄影作品展、干警家属亲情寄语、廉政文化长廊、廉政论坛等廉政文化建设活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通过深入推进“四不为”的惩防体系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确保司法公正廉洁,该院已8年没有发生一起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人和事。
  □本报记者 杜华江 本报通讯员 于晓强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风清气顺促和谐
  本文所在版面
【第 6 版:法制·广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