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兴水利民筑丰碑
作者:张宏祥本报

  60年来,德州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兴建了一大批造福人民的水利工程,水利事业在不断探索中阔步前进,在深化改革中实现发展。


  建设防洪除涝体系,发展引黄灌溉事业


  新中国成立初期,德州水利事业百废待兴。从1966年冬开始,经过连续6年的紧张施工,治理了徒骇河、马颊河,新开挖了德惠新河,开展了支流治理、排水沟网和建筑物配套建设,为德州长期防洪排涝打下了基础,为引黄灌溉创造了条件。
  为解决春秋干旱问题,保障农业生产。1970年至1972年,我市决定进行引黄灌溉和河道蓄水工作。3年间,调集几十万民工建成了潘庄和李家岸引黄工程。自工程投入使用以来,德州的引黄供水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布局合理的引黄灌溉工程体系:引黄上游自流灌溉;引黄下游采取河道输水,通过拦河闸控制,送往各县市,形成了河沟相连,引、输、蓄、提相结合的灌溉系统,有效满足了居民生活、重点工业、农业灌溉和城乡生态用水需求。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屡次断流,引黄水量受到很大限制,引黄调蓄能力不足。我市加大了地下水开发力度,特别是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南部县市,把机井建设提上日程。1993年至1995年间,全市每年净增机井2000多眼,井灌面积逐年扩大。1997年,市政府安排周转资金2000万元支持机井建设,各县市区编制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指导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机井建设以每年1万眼的速度增加。2008年底,全市实有机井125604眼,配套90456眼,井灌面积达280万亩。
  为实现黄河水的丰蓄枯用,统筹解决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和重点工业用水,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市大力实施“千百十”平原水库工程,即县有千万立方米水库、乡镇有百万立方米水库、村有十万立方米水库。1995年底,庆云水库和宁津小店水库相继竣工,有效缓解了庆云苦水区百姓吃水和宁津县城及郊区居民生活用水问题。1993年冬至1997年10月,我市用4年时间建成了德州地区迄今库容最大的平原水库——丁东水库,彻底解决了城区工业、生活用水的紧张状况和居民长期饮用高氟地下水的问题。


  以人为本重实效,民心水利解民忧


  德州地处黄泛平原,有83%的地下水达不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农村群众饮水十分困难。为尽快解决这一问题,改善群众饮水条件,我市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2005年,在全省率先启动了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并将其作为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来抓,提出了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的总体思路和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目标要求。截至目前,全市新增自来水村庄7093个,新增受益人口364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2%。通过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老百姓告别了缺水历史,实现自来水入户、入厨、入卫的目标,提高了生活质量。
  面对我市大部分桥梁建成于上世纪70年代,老化破损严重的情况。2002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实施危桥改造工程的战略部署。经过3年艰苦奋战,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新河三干流和潘庄、李家岸两大引黄总干渠危桥改造工程全面告捷。共完成重建、维修桥梁168座,完成投资1.2亿元,工程优良率达到95%以上,工程惠及9个县市、62个乡镇,受益群众达120多万人。


  我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11立方米,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十五”以来,我市把节水作为一项战略措施常抓不懈,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提倡节约用水,搞好节水示范,实现人水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为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工程,不断强化领导,加大投入,陵县、乐陵、齐河、武城、临邑等县市先后被列为国家节水示范项目县,乐陵市成为第二批全国节水增产重点县,齐河、平原、禹城、陵县被列为省财政重点扶持节水项目县,这些国家、省节水项目的建成,推动了我市节水工作的开展。目前,全市已发展高标准节水灌溉工程面积94万亩,发展地面软管灌溉、小畦灌溉等非工程节水面积480万亩,总投资4亿多元,年可节水10317万立方米。在重点做好农业节水的同时,我市大力开展工业生产、城镇居民生活、工商服务业、生态环境改善用水的技术改造。经过全市上下的努力,2003年,我市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节水灌溉示范市,2006年又被确定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


  建设大水网,推进水利现代化


  为彻底解决水的问题,建成与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相协调的现代化水利保障体系,近年来,全市水利发展进入了建设德州大水网、推进水利现代化的新阶段。
  在抓好引调黄河水的同时,我市把调水工程的硬件建设提到了议事日程。为保证引黄调水工程的安全运行,我市抢抓国家对大中型灌区进行节水改造的机遇,从1999年起,连续9年对潘庄、李家岸两大引黄灌区进行节水改造和配套续建。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投资2.15亿元,衬砌总干渠、干渠49.6公里,新建和维修建筑物163座,建设测水量水站点18个,完成堤顶硬化和两岸绿化150公里,使两灌区基本实现了硬化、绿化、美化。
  为使高亢边远县市也方便地用上黄河水,发挥引黄最大效益,我市通过积极争取和协调,使跨区域调水这一德政工程得以实现。2002年12月8日,我市第一个年可引水2000万立方米的引位入夏工程竣工通水,圆了当地群众40年盼黄河水的梦想。2006年,年引水能力2000万立方米的引滨入庆工程完工,使庆云这一用水最困难的县,实现了双线引黄。济南邢家渡灌区向乐陵水库调水的引济入乐工程,目前已进入实施阶段。南水北调鲁北输水干渠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库容5256万立方米的大屯水库已列入干线工程。目前,德州已形成潘庄、李家岸、韩刘、豆腐窝、引位入夏、引滨入庆六线引黄的格局。为进一步解决德城区部分农田长期用不上黄河水的问题,2009年,我市开工建设了穿减河引黄调水工程。该工程6月5日竣工通水,解决了德城区6万亩耕地的农业灌溉问题,。
  近年来,我市配合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大了千万方水库建设推进力度。宁津水库、平原相家河水库、夏津水库、乐陵杨安镇水库相继竣工蓄水。禹城李三尖水库正在紧张建设。齐河、临邑、陵县水库都已立项。武城大屯水库为南水北调东线鲁北段工程。目前,投入运行的主要有丁东水库、丁庄水库、庆云水库、小店水库、宁津水库、平原相家河水库、夏津水库、乐陵杨安镇水库和沟盘河水库等9座水库,蓄水能力近2亿立方米,调蓄能力4亿立方米。
  马颊河作为我市重要的行洪除涝河道,作用举足轻重。为提高马颊河防洪排涝能力,保障群众生产和经济社会稳定,我市将马颊河清淤列入2008年全市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共动用各类机械960台套,出工人员4920人,完成土方1120万立方米,高质量完成了清淤任务。2008年,我市还投资建设了华鲁恒升供水工程。该工程总投资1.76亿元,总长32.78公里,日供水能力13万吨,工程的竣工使用有力地支持了骨干企业的发展。
  60年成就来之不易,新的征程任重道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水利工作将围绕旱涝并防和人水和谐,加快实施灌区改造、南水北调、中小河道治理等重点工程,逐步构建起以“六纵三横”调水大动脉为骨架的德州大水网,绘就城乡统筹供水,“三区”统筹用水,黄河水、长江水统一调度的新蓝图。

□本报记者 张宏祥 本报通讯员 王利民 刘吉贵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兴水利民筑丰碑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