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舞台”建在家门口
——二屯镇发展群众文体活动侧记
作者:胥爱珍本报





  图1:程何庄河北梆子剧团演员在演出
  图2:邀请名师开办围棋培训班
  图3:书法协会的会员在挥毫泼墨
  建于2008年的德城区二屯镇文体中心占地2000平方米,设有图书室、围棋室、乒乓球室、练功房,室外还建有健身路径,大型演出舞台等。一年的时间,这个建在农民家门口的“舞台”已经举办了近百场文艺演出,在它的影响下,二屯镇群众自己组建的京剧、歌唱、书法、乒乓球、围棋等九支活动队伍也日渐活跃,大大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
  近日,记者走进文体中心,一探究竟。

  小剧团的“大精彩”

  “芍药开牡丹放花红一片,艳阳天春光好百鸟声喧……”远远的,就听到河北梆子 《大登殿》悠扬婉转的唱腔。文体中心戏台下人头攒动,百余名群众的目光都聚集在台上的演员身上。胡官营村67岁的张国涛老汉乐得合不拢嘴: “真是太过瘾了,每次赶集都能看上一段戏,既赶了商贸集,也赶了文化集。”
  程何庄河北梆子剧团,是由程何庄30多名土生土长的农民组成的。农忙干活,农闲唱戏的庄稼人,穿上戏装,唱起河北梆子,丝毫不含糊,不仅唱得有板有眼,动作表情也是滴水不漏。如今,这个庄户人家的小剧团还从河北省河北梆子学校聘请了专业教师前来指导。他们排演的 《杨家将》 《大登殿》等几出戏,已登上全市的演出舞台。
  河北梆子剧团不是特例,在文体中心的带动下,二屯镇的吕剧团、中小学生京剧艺术团、农民业余京剧团也吸引了群众争相加入。
  书法下棋打球打造“诗意农民”

  琴棋书画和农民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并不多。但是,书法和下棋却成了二屯农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在文化中心,有一个特别显眼的书法协会,70多位农民书法爱好者挥毫泼墨,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个周五是书法协会的活动日,这天,从20多岁的青年到80多岁的老人聚在一起,悠然自得,以笔论道,探讨书法之妙。
  自从去年我市被授予 “中国围棋城”称号后,德城区就把二屯镇作为“围棋进农村”试点乡镇,镇文体中心专门开辟了一间围棋室,大人小孩闲暇之余都在学习围棋,既丰富了生活,还使二屯镇成为全国 “围棋进农村”的亮点。
  在九支队伍中,兵乓球队更是一支广受百姓喜爱的体育队伍,每到活动日,活动室里 “乒乒乓乓”的声音不绝于耳,仿佛和谐的乐章。
  歌舞秧歌撑起“半边天”

  不唱不跳不热闹,文艺表演,离不开曲艺团和秧歌队。二屯镇的曲艺团和秧歌队的成员大多是女性,在家里,她们是 “半边天”,在文体中心,她们也用歌舞撑起了“半边天”。
  在文体中心的帮助下,二屯镇妇联主任冯文英帮助曲艺团和秧歌队进行文艺创新,她们以身边人、身边事为题材,自编了如快板 《二屯新风》、三句半 《夸夸我们的好支部》等节目,这些都是 “农民表演,表演农民”的节目,演绎了农村生活中的家常事、普通事,成为镇上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
  为了让更多的村民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文体中心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活动,保证了 “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演出”。今年以来,全镇已经举办了60余场大型演出活动。
  谈到文体中心的发展前景,二屯镇党委书记孙绍广自豪地说,现在,二屯镇文化中心已经成为省里100个基层文化活动辅导点之一,今后,文体中心的农民将会得到省艺术馆专业人员的辅导,老百姓也将会看到更加精彩的节目。
  □文/图本报记者 胥爱珍 本报通讯员 方志勇 杨玉娟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舞台”建在家门口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文体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