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国”字号检测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
禹城“软黄金”步入“黄金时代”


  图为禹城羊绒企业生产线一角
  禹城讯 7月23日,国家羊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禹城工作站正式揭牌成立,这标志着禹城市羊绒产业从此步入一个崭新发展阶段。 “这个工作站的成立,为我们羊绒加工企业加快自主创新成果转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禹城市鲁银集团羊绒纺织公司董事长孙晖说。
  为何 “国”字号专业检测机构能将工作站设在禹城? “近年来,禹城迅速崛起成为全国闻名的羊绒半精纺纱线加工生产基地。我们选择在这里建立工作站,就是看到禹城羊绒产业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和强大的毛纺加工能力。”国家羊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李俊海一语破的。
  羊绒因质优价高而被誉为 “软黄金”,其制品是国际流行的高档消费品。禹城市既不产羊绒,也不是原料集散地,却在羊绒产业上做大了 “文章”。近年来,该市采取 “一企一策、一事一议”措施,精心打造良好投资环境,吸引一大批羊绒项目落户。投巨资建立高新技术孵化器,引导羊绒企业利用孵化器里的实验室,着力创新生产工艺,提高产品附加值。在该市质监局等部门大力协助下,这些羊绒纺织企业不断革新技术,搞好标准化生产,每年都研发出上百个新产品,拉长完善集染色、纺纱、针织、后整理于一体的产业链条,使禹城一举成为全国最大的羊绒半精纺生产基地。今年,鲁银集团羊绒纺织公司在引进2条先进生产线和1套检测设备的基础上,创新性地研发改造了现有的关键设备,使纺纱支范围从14支到180支。由鲁银公司起草制定的 《中国纺织行业标准——半精纺毛针织纱线》,结束了半精纺行业无标准的历史。仅上半年,企业通过开展技改和劳动竞赛,人均单产提高10%,累计节约资金2000余万元。
  新兴羊绒企业依赖精湛工艺,不断开拓市场并发展壮大。他们定位国内外前沿市场,打造羊绒纱和服饰文化新风格,与国内外300余客户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拥有固定客户群,使羊绒衫和羊绒纱产量逐渐上升。进入8月,鲁银、德信、瑞源等羊绒企业都开足马力,加紧赶制订单,业务应接不暇。在德信羊绒公司纺织车间,百余台纺纱机同时开动,满负荷运转。500多名纺纱女工在机车前来回穿梭,动作娴熟地接线头、换纱锭,赶制着来自香港的200吨纱线订单,轻柔羊绒线在她们灵巧的手中变成了一束束 “黄金线”。该企业董事长张建华介绍,企业建成技术中心,攻克了“配色近似率达98%、绢丝纺纱支数实现200支”两大技术难题,技术水平在全国同行业中遥遥领先,使企业羊绒染色能力成倍增长,由每天染色七八吨增加到现在的15吨,纺纱车间的月生产能力提高100吨。
  作为 “山东省半精纺毛纱名城”,禹城市羊绒纺织产业集群优势变得越来越明显。目前,羊绒纺织企业由最初的2家发展到目前的24家,社会加工网点300多个,半精梳毛纱、毛绒制品年生产能力分别逾2.5万吨和600万件,年出口创汇过千万美元,并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长。(祖义 李建 杨静 葛亮)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禹城“软黄金”步入“黄金时代”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经济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