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三证”化解债权债务
恒源街道办10个农村社区健康运转
作者:胥爱珍
  本报讯 “活了60多年,做梦也没想到会像城里人一样住上楼房。”近日,临邑县恒源街道办事处三里庄社区的李孔义高兴地说。该街道办在建设农村社区、推进村庄合并工作中,理顺管理体制,完善服务体系,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赢得了民心。
  该街道办把建设农村社区、推进村庄合并作为破解农村发展瓶颈和改善农村民生的重要突破口,结合街道办村庄多、规模小、分布散的实际,确立了建立以农村社区为建制的大村制架构,在管理服务群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现村庄合并的工作思路。为把这项惠民利民的好事办好,在政策制定上,充分尊重群众意见,确保干部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害。在综合衡量群众意愿、产业发展等要素的基础上,依法撤销了54个行政村,组建了10个社区,成立了社区党组织和管委会,并先后制定了近远期建设发展规划,全部预留功能区、居住区、产业区,为促进产业发展,实现合村并居创造了条件。
  为使村庄合并后组建的社区顺利运转,该街道办及时建立了社区干部“两推一考”制度,选拔优秀村干部到社区任职。同时,街道办领导班子成员分别与10个农村社区结成帮扶对子,并筛选出10名政治素质高、协调能力强的街道干部担任农村社区党建指导员。为妥善解决合并后的债权债务问题,该街道办首创了“三证”制衡化解债权债务的新方法。在清产核资、核准债权债务的基础上,按照一户一宅标准核发宅基证;按照农户应有耕地核发土地经营权证;其余宅基、土地统一收归集体所有,经营收益除用于清偿债务外,按照原有归属权核发“股权证”,并进行分红。为强化财务管理,在10个社区实行“一统、两签、两分”的财务管理制度,让社区每一分钱都花得有根有据。由于体制理顺、干部用心、财务透明,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解决,现在,10个社区的小麦直补、计划生育、白蛾防治等各项工作均以社区为单位顺利开展。
  建设农村社区、推进村庄合并,资金是最大的难题。该街道办创新思路采取土地置换、吸引民资等模式,解决了资金难题。前仓等6个社区对原有文化大院、办公场所进行整合改造,并通过招标吸引社会资金建设幼儿园、卫生室、便民农资超市等。目前,该街道办已有5个村整体搬迁,置换土地700余亩,安排鑫运食品、信立泰制药等8个工业项目,融资1600余万元,建设农村住宅280栋。
  (记者 胥爱珍 通讯员 任清松 靳传华)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三证”化解债权债务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