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高考改革应是“自下而上”的改革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24日接受人民网访谈时指出,2009年共有11个省份进行新课改高考。有的省把学业水平测试作为高考总分的一部分,作为录取的参考。今后的高考制度将包括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评价,以改变“一考定终身”的考录方式。(《人民日报》4月27日)
  勿庸讳言,现行的高考制度存在着一些弊端。正如戴家干先生所言,一次考试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终生。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不仅仅要看一次高考考试的成绩,也要看平时的学习情况,就是学业水平测试,以及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从这个角度上讲,进行高考制度改革,破除一考定终身,看重考生的综合素质,是没有什么争议的改革大方向。毫无疑问,将学业水平和综合评价纳入高考录取,会出现这样几种状况:成绩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考生 (假定为成绩较好),其能力素质不尽相同甚至是悬殊很大。换言之,有的人可能高考成绩优秀,但综合测评或许就一般或者不合格;而有的人则不但高考成绩优秀,能力也出众;还有的人高考成绩不佳,但综合能力过关。那么,综合测评成绩计入高考录取,有哪一所高校不希望尽最大可能地录取全面发展的考生?无形中,在同一个录取分数线下,天平就倾向了成绩好且能力高的考生,而第一种和第三种情况的学生被招录的门槛就被大大提高了。
  学生品学兼优素质出众,是教育的理想,也是高考制度改革的目的。只不过,高分低能固然令人叹息,但这能完全归咎于学生吗?从小学开始的长期僵硬的教育体制,让学校和家长追求分数至上,一味 “鞭策”学生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考试书”,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高考而拼搏,他们有多少时间和机会去增强自己课本之外的能力呢?基础教育的缺陷,让学生饱尝了高分低能的苦楚,如今改革了却只从 “高端”抓起,让学生单方面为之付出代价,我觉得这不公平。
  还有,“综合测评”纳入高考,在现实的运作中会不会出现诸多 “人情往来”、“关系交易”的干扰?实际上,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录取过程能否排除各种意想不到的干扰,能否保证公正与公平,令人担忧。
  所以在我看来,高考改革应是 “自下而上”的改革,而不是单纯破除一考定终身考试模式的改革。更可行的做法是,首先在基层教育(小学、中学)考试体系中增加素质评定和综合测评的内容,从基础抓起,大力引导培育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让基础教育的素质教育改革逐步推进高考制度的改革。取消一考定终身的考试制度,而保留重成绩轻素质的应试教育体制,其实本身就是滑稽的。
  □陈一舟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高考改革应是“自下而上”的改革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新闻视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