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凝神聚力抓项目 立足优势求突破
——关于齐河县重大项目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作者:二

  近年来,齐河县抓大项目、促大投入、谋大跨越,多管齐下,强势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2008年新开工、续建、签约重点项目99个,总投资359.3亿元,其中,投资过10亿元的5个、过5亿元的8个、过亿元的45个。莱钢永锋升级改造、信诺润滑油等8个项目列入市级重大项目。2009年,计划新开工、续建重点项目100个以上,总投资300亿元以上;其中金能三期工程总投资15亿元、重汽集团与三角集团轮胎项目总投资10亿元、省煤炭物流配送中心总投资10.6亿元。


主要做法


  (一)强化思想解放力度,提升境界重视项目。近年来,齐河县以思想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去年在全县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解放思想、率先崛起,我们该怎么办”大讨论活动,着力解决思想观念、发展理念、大局意识、工作作风、工作创新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进一步开阔视野,挖掘外地先进经验,加快发展步伐,组织了“千名干部南方行”、“南下江浙,北上津冀”活动。同时,开展“六对照、十查看”活动,以发达地区为标杆,找差距,查不足。还通过邀请南方发达地区人员做报告,开展主题征文、演讲活动等措施,在全县形成了抢新项目、要大项目、促上项目、咬定项目,争先创优的发展氛围。
  (二)强化招商引资措施,千方百计引进项目。1.招商引资理念科学化。一是坚持以正确观念为基础。在全县倡导“岗位可以有差别,但招商引资是大家共同的岗位;工作可以有分工,但招商引资是大家共同的责任”的观念,营造浓厚的招商引资氛围。二是坚持以理性招商为核心。招商引资工作实现了由盲目招商到产业招商、由一般招商到特色招商、由粗放到集约的转变,把主要精力放到引进国家政策鼓励的项目上、放到承接国际资本和南方资本转移项目上、放到对全县经济有牵动力和支撑作用的大项目上。三是坚持以突破济南为重点。提出了建设面向济南的配套加工制造基地、现代物流配送基地、农产品供应基地和休闲旅游度假基地的战略构想,积极主动地接受济南辐射。2007年成立了南融办公室,加强与济南高新区、济南重汽、山东大学、台商协会等单位的沟通交流对接。2.招商引资方式多样化。一是领导招商引项目。县乡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都拿出三分之一的时间外出招商,做到招商一线就是领导一线。县里每年都开展“百日集中招商”活动。二是专业招商引项目。把县经济开发区、外经贸局、招商局和台办确定为四大专业招商队伍,划区域包片重点招商。三是全民招商引项目。充分发挥全县干部群众招商引资的主力军作用,把每个人的招商热情调动起来,把每个人的关系利用起来。通过这种方式,恒力纸类深加工、黄河船舶制造等130多个项目落户齐河。四是企业招商引项目。为企业招商创造条件,提供便利,形成了企业招商与政府促进良性互动的局面。通过金能煤炭气化有限公司、永盛轻工纺织公司等企业,先后引进了城市煤气化、永泰体育用品、永益复合材料等60多个项目。五是资源招商引项目。立足丰富的煤炭、林木、水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丰富的煤炭资源,引进了总投资150亿元的华电国际齐河煤电超大型项目、投资10.6亿元的省煤炭物流配送中心项目等,形成了煤炭化工生产产业链;丰富的林木资源先后吸引了江苏、香港、罗马尼亚客商投资项目,形成了一个由初级板材生产到高档家具制造的加工基地;立足临黄地理优势和丰沛水资源,引进了黄河楼、天润温泉度假村、天心湖生态旅游景区、定慧寺等多个旅游项目。六是积极提报争项目。去年下半年以来,抢抓国家扩大内需、加大投入的机遇,先后提报项目37个,总投资179.3亿元,已有14个项目进入国家支持盘子,5个项目在省级立项。3.招商引资责任制度化。一是健全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度。实行项目集中开工签约,组织项目建设情况实地观摩,检验招商引资成果。二是落实招商引资奖励制度。出台了招商引资工作奖励办法,推行奖励终身制,除按办法一次性奖励外,按引进企业年纳税一定份额对项目引荐人实行终身奖励,并可以继承和转让。


  (三)强化构建长效机制,多措并举推进项目。一是领导帮扶机制。实行“一个重点项目、一名县级领导、一套服务班子、一个金融部门”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每个重点项目都建立了帮扶小组,由一名县级领导任组长,负责领导和协调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的资金、土地、政策、环境等方面工作。分包领导通过深入调查、现场办公等方式,切实帮助项目单位解决困难,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二是挂账督导机制。对全县重点项目进行科学定量分析,按照“顺排投资,倒排工期”的要求,按月分解细化任务目标,为每个重点项目都安排出形象进度,严格按台账和进度标示挂账督导,有力地推动了项目顺利建设。三是联合协调机制。每月5日召开重点项目联席会议,分包项目的县领导参加会议,项目牵头单位负责人、项目法人汇报项目建设情况。对于用地指标总量小和项目新建、扩建急需建设用地的矛盾以及企业资金短缺问题,及时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办法。通过盘活土地存量,为项目建设提供土地保障;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充分发挥金融机构融资主渠道作用,推动银企合作,确保企业资金链安全。2008年,齐河县被授予金融生态建设A级县和全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去年以来,通过重点项目联席会议为项目建设解决具体问题120余个。四是通报调度机制。各项目牵头单位都确定了一名项目联络员,及时报送项目建设信息。县重点项目推进办公室通过电话询问、发放调查统计表、现场察看等形式,对重大项目实行一天一了解、三天一统计、一周一通报、一月一调度,强力推动项目建设。五是宣传推进机制,使全县上下加深对重点项目的了解,营造项目建设氛围。
  (四)强化创优发展环境,统筹协调服务项目。一是营造重商亲商的社会环境。在全县叫响了“走进齐河门就是齐河人,进了齐河县事事都好办”的口号,营造“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系齐河发展”的浓厚氛围,使尊商、爱商、亲商、护商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二是营造宽松优越的政策环境。先后出台了《齐河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若干规定》等政策制度,严格落实兑现招商引资的各项政策,做到有诺必践。只要不违法违纪、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客商要求就是政策,倡导“一事一议,特事特办”。三是营造高效周到的服务环境。成立了政务服务中心,实行集中办公、限时办结和服务承诺制度,提高办事效率,为客商提供一条龙、保姆式服务。对开发区、华店民营创业园、齐齐发大市场实行“扎口式”管理,除国税、地税、安监、环保部门外,未经优化委和开发区管委会批准,其它任何部门不得到企业检查,规定每月1至25日是重点企业的“无检查收费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委员会为195家企业运输车辆办理了绿色通行证,建立了优化发展环境企业监测点。严厉打击“三乱五霸”行为,对部门的收费、罚款、检查实行全面监督制度,对上路查车行为实行备案规范制度,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紧密结合近两年开展的“干部作风建设年”、“机关效能建设年”和“服务企业发展年”活动,教育各级干部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勇争一流的进取精神、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令行禁止的工作纪律,努力建设服务高地。对影响和破坏齐河发展环境的人和事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先后处理违纪干部职工30余人次。


取得的成效


  (一)带动了经济快速发展。通过重大项目对经济的巨大拉动作用,全县经济迅猛发展,2008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37亿元,财政总收入1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8%和9.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65亿元,工商税收10.7亿元,国税收入7亿元,均列全市第一,在全市表彰县市(区)的12个奖项中齐河县有10项获奖,荣获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一等奖、经济发展考评一等奖;被评为全市财税建设、大企业培植、重大项目建设、服务业发展、外贸进出口、节能减排工作先进县和市级文明城市。特别是骨干企业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引擎,龙头效应明显,仅莱钢永锋、金能煤气、齐河晨鸣三家企业2008年纳税就达6.9亿元。同时,齐河县重大建设项目储备丰富,在建项目较多,一大批项目现已投产,为齐河经济发展蓄足了后劲。
  (二)壮大了一批支柱产业。随着项目建设的持续推进,全县形成了六大产业格局。一是以莱钢永锋钢铁公司为主体的钢铁产业;二是以晨鸣齐河板纸、冠军纸业为主体的造纸产业;三是以邱集煤矿、赵官煤矿为主体的煤炭产业;四是以金能煤气化、信诺润滑油等企业为主体的化工产业;五是以旺旺工业园为主体的食品产业;六是以林丰木业等企业为主体的林产品加工产业。这些支柱产业链条逐渐延伸,形成了具有齐河特色的优势产业。2008年,钢铁、造纸、煤炭、化工四大产业的产值、销售收入均占到规模工业总数的42%以上。
  (三)调整优化了产业结构。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为主抓手,进一步加快了全县调整产业结构的步伐,产业层次进一步提升,在培强工业上做文章,在做大现代服务业上寻支撑,在抓好都市农业上求特色。三次产业比例由2007年的15:55:30调整到2008年的13.2:53.8:33,第三产业比重稳中有升,产业结构得到合理优化。
  (四)促进了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围绕项目建设和优化发展环境,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力度,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08年城区绿化工程在全市园林绿化观摩评比中荣获第一名;通过加强城市建设,完善了配套设施,提升了城市品位,被评为全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县。


启示与建议


  (一)深入推进解放思想,迎难而上抓项目。齐河县经验充分说明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想大解放,就不会有大的跨越,思想到位才能促进工作到位。目前周边各地发展势头逼人,各市之间加快发展的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全市迅速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活动的高潮,使全市上下切实增强危机意识,自我加压、迎难而上、开动脑筋,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赶超,以破釜沉舟的气势加快发展。抓经济发展离不开抓项目建设,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财源建设的蓄水池。当前我市面临经济总量扩张和质量提升双重压力,抓好项目建设的任务更加繁重和艰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松懈,要聚精会神搞建设,凝神聚力抓项目。
  (二)大力拓宽项目渠道,立足优势求突破。借鉴齐河经验,积极拓宽渠道寻找项目、筛选项目、包装项目、推介项目,狠抓项目储备。抓住国家当前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有利时机,认真研究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条措施”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省里扩大投资、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二十一”条政策措施和九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积极提报项目,争取更多的项目挤进国家4万亿投资和省里项目投资的大盘子。加大力度推进“南融北接”战略,围绕把德州打造成为天津滨海新区和省会济南的产业转移基地、制造业配套基地、商贸物流基地、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来做文章,上项目,借力发展。特别要把引进、建设大项目放到突出位置,瞄准大项目主动出击,力争多引、多上一些带动作用强、产业关联度大、发展前景好、污染环境小的大项目、好项目,以大项目带动大产业,迅速形成特色园区、特色板块、特色链条。
  (三)全力创优发展环境,创新思维解难题。环境是竞争力,环境也是生产力。哪里的投资环境好,各种生产要素包括资金、技术、人才就往哪里流动,哪里才能聚集人气,经济才能快速发展。要强化为项目建设服务的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坚持多予少取、减费薄赋,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一路绿灯,最大限度地为项目建设提供便利和支持。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和管理行为,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破坏项目建设环境的违法行为,对人为设障刁难投资者、经营者,并谋取小团体和个人利益的行为严肃查处,出重拳、用铁腕、动真格,真正抓几个反面典型公开曝光,擦亮德州项目建设环境名片。要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困,着力突破项目建设资金、土地等要素的瓶颈。
  (四)注重优化项目结构,科学发展促和谐。争取项目、新上项目,都要与国家产业政策、投资导向相衔接、相统一,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引进项目。引进项目既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又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既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又要从扩大就业考虑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既要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又要突出加工制造业重要地位。限制、淘汰能耗高、物耗大、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能力项目,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鼓励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改造提升装备制造、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着力培植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文化体育用品等新兴产业;在巩固农业、壮大工业的同时,把发展服务业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共德州市委政研室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凝神聚力抓项目 立足优势求突破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