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绿”意盎然
——市经济开发区建设生态园区纪实

  如今,走进市经济开发区,你会发现这里的工业企业既没有高耸的烟囱,也没有刺耳的噪音,有的是花红柳绿、绿草茵茵的花园式厂区。
  “生态建设是我们的立区之本,我们要以最少的土地消耗、能源消耗和环境损害,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建设一个绿色开发区。”市委常委、市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军这样说。据了解,该区始终把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绿色选项目


  “别看我们招商心情迫切,但在项目选择上,始终严把资源、环保、生态关。”杨军说。
  几年来,市经济开发区一方面严把新上项目准入关,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另一方面围绕机械制造、新能源等重点领域,把目光投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环保节约型企业。目前,该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1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3.3%。同时,该区新增环保投入8000万元,建设污水处理厂一处。


龙头带环保


  发展为上,环保优先。光明乳业(德州)有限公司投资200多万元兴建了处理能力超过公司产生废水量两倍的污水处理站,环保工作成效明显,2006年被评为市环保先进单位。
  除了光明乳业,该区还有景津集团、点石科技、英强科技等企业,都充分发挥在生态产业链中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企业由被动环保向主动环保转变。目前,该区许多企业都推行了清洁生产。


绿脉扮新城


  今年以来,该区加大绿化力度,精心打造绿色开发区品牌,形成了“树随路走、花伴人行”的优美景观。截至目前,已种植各类苗木43万余株,全面完成了东方红路、高速公路入口104国道段以及减河的绿化改造工作。
  据统计,该区绿化总量已达160万平方米,人均占有绿地7平方米;城市绿化普及率、达标率分别达98%和99%;90%的主次干道已实现了绿化美化,不少道路或路段已形成一路一树、一街一景的行道树新景观。


集约用土地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储备资源越来越少,该区提出 “以亩产论英雄”,鼓励、引导、规范企业走“占用耕地少、有效投入多、亩均产出高”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通过排查,摸清企业已批土地使用情况,对投资强度、容积率等不符合指标要求的项目,要求其限期开发,或协议收回、公开出让。目前,该区已盘活闲置土地1800多亩,区内每亩地项目投资额均在百万元以上。
  □本报通讯员 杨锋 韩晶 玉红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绿”意盎然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