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又好又快建设新德州
——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5年回眸
作者:下转二版

陵县成为我国最大的土工布生产基地。 记者宋维中摄


  

  毋庸置疑又令全市人民无比自豪的是,德州这5年,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的5年,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城乡面貌显著变化、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5年,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德州征程上阔步前进的5年——
  发展的车轮,在永不停息的奋进中书写进步和跨越的轨迹;
  德州的今天,在560万人民的不懈奋斗中变得更加璀璨和光明!
  5年来,我市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历届市领导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上,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快速的发展势头。
  这5年,是我市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的5年,是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的5年,是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5年,是社会事业崭新发展的5年,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5年,是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更新成效的5年。

  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5年来,我市经济好快兼备,强力推进,成为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综合效益最好的时期之一

  全市GDP由2003年的556.6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180亿元;工业总资产突破千亿元大关,中国太阳城、中国功能糖城、中国中央空调城3大品牌叫响全国,“国”字号品牌数量跻身全省前6位;民营经济企业数、注册资金数增幅居全省前列,民营经济担保体系建设全国领先;勇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品牌,商贸流通业综合效益位居全省前列,“休闲德州”、“购物德州”、“美食德州”影响日增;村村通油路工程建设和管理始终走在全省全国前列……5年来,德州经济频闪亮点,屡攀制高点。
  工业强市,支柱擎天。通过技术改造、产品创新、集约经营等方式提升传统产业,发展优势产业,培育支柱产业,淘汰落后产业,积极推动工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大力发展高水平、高附加值、强竞争力的产品、技术和装备,延伸产业触角,完善产业链条,传统产业比较优势进一步巩固。引进和培育并举,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电子电器、生物化工等高新技术产业初具规模,优化了产业结构。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品牌战略,打造核心竞争力,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53家,建成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7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13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2件、中国名牌产品20个。2007年全年规模以上企业可完成工业增加值550亿元、利税265亿元、利润155亿元,同比均增长20%以上。
  民营推动,活力迸涌。我市把民营经济作为经济腾飞的潜力所在、关键所在和希望所在。坚持放活搞活,大力优化发展环境,转变政府职能,建立领导帮扶责任制,采用市场运作机制,建立了科学的融资担保服务体系,注册了全省第一家担保集团。注重扩量提质,民营经济走出了一条“要素投入集约化、企业管理科学化、品牌经营战略化、产业发展集群化、发展空间国际化”的发展道路。预计2007年全市民营经济总户数21万户,同比增长9%;民营经济注册资金310亿元、增加值980亿元、上缴税金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7%、21%和20%,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600多家。
  优化结构,商贸活市。市委、市政府把做强服务业、突破旅游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突破口,几年来,德州这座历史上的商贸重镇风采重现。准确定位,提出建设商贸型城市和“打造服务业区域中心”,把繁荣服务业摆到突出位置,形成了服务业大发展、快发展的强大合力。把握重点,狠抓传统流通业的改造提升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一批流通大企业迅速崛起,一大批商贸流通项目拔地而起,一批大型专业市场相继兴起;积极适应消费需求变化,打造“美食德州”、“购物德州”、“休闲德州”。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抓手,旅游业强力发展。
  统筹发展,“三农”沐春风。5年来,我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统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社会事业。推进各项改革,全面落实国家“一取消、两暂停、三调整”和“两减免三补贴”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启动了乡镇财源建设及配套改革。多措并举,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科技推广以及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以产业化谋划农业经济,龙头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合作经济方兴未艾,70%以上的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轨道。以现代化谋划农业生产,农业标准化、生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各类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300多万亩。陆续实施了以村村通油路、通客车、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和农村合作医疗为主要内容的五大“民心工程”,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我们事业的蓬勃发展,与改革开放相伴相生。5年来,各级政府与时俱进、敢于变革,勇于打破各类阻碍和束缚,使发展热情竞相迸发

  改革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
  面对步履维艰的国有企业,政府果敢地抛却保守意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对市县国有企业大刀阔斧地“动手术”。截至目前,市属74家企业(不含房地产、公益性等企业)中,国有、集体资产全部退出的有46家,占62.16%;762家县属企业中,国有、集体资产全部退出的有565家,占74.15%。企业多元化所有制结构格局已经形成,竞争力得到大幅提高。
  作为 “老大难”问题的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也取得较大成效——粮食行政管理机构全部恢复和健全,政策性财务挂账全部剥离划转,职工权益得到有力保障。陵县谷神、夏津发达、乐陵皓天、齐河巨能、德州天马、中粮鲁德、巨嘴鸟工贸等粮食龙头企业迅速崛起,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初具规模。
  农村税费改革关系农民切身利益,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应对,确保了改革顺利完成。
  在严格落实中央政策的前提下,各部门特别是财政部门超前运作,积极做好争取工作,2003年至2005年累计得到转移支付补助11.8亿元,其中农业税降点补助5.4亿元,降点补助比例达到实际征收数的90%以上。
  2007年6月25日,市政府召开调整完善财政体制工作会议,标志着市与县(市、区)税收分享体制改革工作正式启动。目前,市与县(市、区)财政分配关系逐步理顺,各级政府发展经济、培植财源、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随着经济发展成效的显现和上级扶持政策的到位,我市还对乡镇党政机关干部职工工资推行专户制度,实行基层教师工资统发。在完善农村中小学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推出乡村教师工资乡筹县管乡用的办法,专户管理,集中发放。
  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的目标,按照省卫生厅确立的“一个目标、三大重点、六项任务”工作部署,我市不断推进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建立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城乡卫生服务体系。
  目前,公共卫生建设的主要任务转移到健全职能、落实责任、提高水平、改善服务、转换机制上,全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截至目前,全市已有7个省级试点县市,另有11个市、县级试点乡镇,258.92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09.23万人次受益。
  我市把南融北接作为新崛起的战略选择,开放型经济进入崭新阶段。
  去年4月28日和6月5日,我市分别在天津和济南举办了对接天津滨海新区恳谈会和德州市融入济南服务省会共同发展恳谈会。截至11月底,我市与济南、天津方面共签订合作项目378个,总投资292亿元,其中已开工项目229个。南融方面,我市共与济南市和省直部门签约各类项目315个,总投资238亿元,其中过亿元的75个,已开工建设的项目181个,已完成投资63亿元;北接方面,共签订合作项目63个,总投资54亿元,其中有15个项目已经投产。
  对外开放的载体日益完善,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德州。
  市经济开发区被评为全省科学发展示范区,陵县经济开发区等12家开发区被认定为省级开发区,禹城高新区成为省级生物产业基地。台湾元茂服装、双汇集团等大企业的落户,标志着德州正成为“投资创业的福地、要素聚集的宝地和外商齐聚的高地”。2007年,我市利用外资达1.3亿美元,进出口总额有望突破10亿美元。
  作为全国太阳能产业的领航者,皇明集团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销售收入占到92.3%。在市政府和皇明集团的共同努力下,2010年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申办成功。这一盛会,必将把全市的改革开放推向更高水平。

  城乡面貌,关系一个地区的外部形象,体现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5年来,各级政府不断改善城乡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好家园

  城乡建设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支撑。加强城乡建设工作,提高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水平,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个喜讯,让德州人民振奋!经过国家验收组的全面检查验收,去年12月初,我市被正式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3年多的努力,终于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没有青山绿水等自然资源,获得这一荣誉谈何容易!这是国家权威部门对我市城乡建设的认可,这是政府与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
  城市环境综合评比进入全国50强,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一项项喜人的指标和桂冠,无言地证明着我市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老城区改造步伐的加快,到河东新城大有成效的建设;从30多条城市主干道、100多条小街小巷路面的铺建,到锦绣川、长河公园等标志性景区的建设,我市城区面貌脱胎换骨。发挥后发优势,高起点规划、建设城市,成为政府建设部门的重大课题。他们立足长远,做百年规划,构筑起“两个东进、三区联动、东西对接、南北扩张”的战略框架。在微观方面,他们突出抓好城市的“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园林绿地、路灯照明、污水处理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完善。结合道路拓宽、旧城改造,千方百计将腾出的空地用于绿化,先后建成游园、绿地40多处。目前,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1平方米。
  如今,整个60平方公里的市区街宽路净、视野开阔、林木葱茏。过去屡受污染的岔河,如今碧波荡漾,水清鱼跃;高标准建设的长河公园,气魄之大令人叹为观止。水面碧波荡漾,岸边细柳轻拂;夜晚霓虹闪烁,清晨风光旖旎。特别是河东新城区,不到3年就搭起了一个水清树绿、灯明路畅、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崭新框架,现代化、园林式、生态型的城市风貌初显。
  农民的生活生产状况,牵动着政府的心。多项工作,我市走在了全省前列。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在全省进展最快,改造里程最多——达到1万多公里,97%的行政村通上了柏油路,村村通客车率达99.8%,使400多万农民告别了出行难。
  “绿色德州”建设、大地园林化的推进,使我市森林覆盖率由12.4%提高到28.5%,植树造林数量连续四年全省第一;
  “吃水难”一去不复返。我市开工建设了宁津、平原、夏津、乐陵、禹城5座中型水库,7098个村庄的362.6万人用上了自来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90.2%;
  手机成为农民的普通通讯工具,电脑也进入富裕农民家庭,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65%。

  一切发展为了人民。5年来,各级政府积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联,直接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各级政府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市以县为主的教育保障体制得到较好落实,中小学义务教育实现了免费入学。2007年,我市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除了杂费,投入“一免一补”资金615万元,对9万余人次学生进行了资助,解决了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难问题。
  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快速发展。目前,全市高校在校生达3.8万人,无论学校处数,还是在校生规模,都进入全省中游以上水平。全市有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8所、省级重点6所,重点职业学校数列鲁西北第一位。全市中职学校在校生达到6.1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学校在校生的比例达到42%。2007年,全市投入危改资金1.8亿元,新建校舍26.54万平方米,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有了政府的关怀,严冬成了暖春。2007年冬季来临之前,我市筹集资金130万元,及时为城区低保特困户发放了冬季取暖补贴。这项补贴已连续发放了4年。
  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工作,连续5年将社会救助问题列入为人民群众办理的“十件实事”。
  


以城市低保、农村救济、五保供养为主体,教育、医疗、住房三项救助为辅助,社会捐赠、社会互助为补充的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规范完善。
  自2002年起,我市认真执行上级政策,将低保标准从130元/月提高到150元/月,2005年7月1日又提高到170元/月,城市低保政策体系初步健全,对低保户的保障作用更加有力。城市低保基本达到应保尽保,农村低保和廉租住房制度也全面启动。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市不断完善工作机制,通过实行目标责任制、增强就业公共服务功能、落实帮扶政策、加强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等手段,千方百计创造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再就业。城镇新增就业每年保持在5万人以上,每年新增劳务输出10万人以上。
  社保是民生之依。这5年,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5大保险制度在全市得到了实施,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基本框架已经建立,保障能力明显提高,有力地维护了广大群众的社会保险权益。全市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由18万人增加到25.63万人,医保参保人数达到40.09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29万人。全市不仅实现了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而且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由月人均500余元增加到700余元,社会化发放率保持了100%。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0.86%,乡镇卫生院建设得到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各级政府始终把科技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特别是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 “科教兴市”战略后,一系列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
  2007年7月11日,12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及部分高校的专家教授来我市参加两院院士德州行暨产学研合作恳谈会,就建设 “绿色德州”、产业集群建设等提出意见和建议30余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50余项;举办中国德州专利及高新技术成果展洽会、鲁西北经济贸易洽谈会,组团参加山东省企业与驻京高校及院所科技创新洽谈会……目前,我市共有300余家企业与10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签订科研与技术合作项目376项,项目投资额42.8亿元。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已发展到153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90.69亿元,同比增长43.28%,增幅列全省第5位;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49%。
  打击农村邪恶势力成果显著、京剧 《时传祥》晋京演出、第七届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我市举行……5年来,我市 “平安建设”扎实有效,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文化、体育事业进一步繁荣,呈现出一派和谐氛围。

  民生为大,利为民谋。5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执政为民,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百姓

  隆冬时节,在新建成的市经济开发区中心敬老院,宋官屯镇王庄村老人李建民对记者说: “俺在这里住着可舒服了。”敬老院楼内上下有电梯、房间有电视,洗浴、健身、娱乐等设施齐全。2007年,市经济开发区投资1000多万元,撤并4处乡镇敬老院,建设了高标准的中心敬老院,目前已有143名五保供养对象入住。
  弱势群体生活的保障和改善是民生改善的晴雨表。做好农村低保和五保供养工作,努力实现 “老有所养”,是市委、市政府2007年度为民 “十件实事”之一,市经济开发区中心敬老院建设是全市落实市委、市政府精神的一个缩影。2007年,全市累计投入1.1亿元,对125处敬老院进行了新建和改建,全市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70.5%,达到了省里要求的目标。
  5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群众利益至上,改善民生为大,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让群众得实惠。百姓收入不断增加。生活环境持续改善,村村通油路、村村通自来水、村村通公交车等工程扎实推进,农民生活环境空前改善,生活条件更加舒适;投巨资整治小街小巷、改善水环境、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奖,使城市居民有了更加美好、更加文明、更富绿色的可爱家园。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私家车等高档消费品如今进入众多寻常百姓家,旅游、文化消费更加普及。
  以科学理念谋划为民办实事,每年的 “十件实事”由侧重建设具体工程向侧重健全惠民机制转变。过去,市政府确定为民 “十件实事”,从群众关注的事情入手,着力解决农村 “水、路、车、医、学”难题,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交通环境、居住条件、便民市场问题,切实改善了城乡居民生活条件。随着社会发展,市政府着眼构建惠民的长效机制,更加侧重制度建设。2007年度为民所办 “十件实事”,既有继续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搞好城区便民市场建设、抓好市区公厕建设等具体工作,更有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系等具有长期性、根本性的机制制度建设。
  扩大公共服务,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5年来,我市积极争取上级财政奖补政策,从根本上改善县乡财政困难状况,市县乡干部职工、离退休老干部工资和城市低保金显著提高。有效抓住国家几次财税体制改革的机遇,努力争取所得税返还、农村费改税转移支付、重点扶持县补助,彻底弥补了分税制财政改革遗留的政策缺失,财政实力和调控能力实现了里程碑式的转折。乡镇财源建设及综合配套改革在全省率先突破,通过转轨变型抓增收、改革整顿抓节支,基层财政状况大为好转,做到了 “开源丰源”。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强化 “为民理财”理念,坚持把财政资金用于社会事业进步最明显、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方面,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不断增多,社会事业得到有效保障。落实中央惠农政策,减免农业税,农民负担大幅降低;落实粮食直补、农机直补、良种直补,农民实惠切实增多。适时出台提高工资补贴政策,在提高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待遇的同时,考虑县级工作人员的消费需求和心理承受能力;同时适当增加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补贴,提高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困扰我市多年的 “低工资、发放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切实维护困难群众利益,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再就业资金、离休干部 “两费”、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得到保障。截至2007年底,农村低保保障标准提高到800元,全市共保障城市低保对象1.62万户、4.4万人,农村低保对象8.4万户、13.7万人。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风景区、开发区、新城区建设,医疗、教育事业等支出持续增加。

  干事创业,进取不懈。5年来,政府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永不竣工的工程,坚持“为民、务实、清廉”,高扬“科学、民主、法治”,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

  开展学习周主信活动,到江浙参观取经、解放思想,开展自查自纠,严惩 “三乱”行为……2007年以来,一场深入扎实又声势浩大的 “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促进发展、构建和谐”主题教育活动在我市展开。各级各部门作风为之一变,干部群众深受教育,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5年来,类似活动和工作从未间断。从机关服务品牌建设到 “承诺热线”开通,从政务服务中心完善到审批事项大幅削减,再到开展 “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政府提高执政能力、服务水平、办事效率的努力始终在加大。
  简政放权,转变职能。不断深化市级机构改革和县、乡机构改革,解决了部门职能交叉问题,并对政府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和城市管理部门进行了调整和充实,强化了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城市管理职能。
  加强考评,推行承诺制。促进政府工作提效提速,由市政府牵头成立了政府提速办公室和市行政效能评估考核领导小组,开展行政效能评估考核和行风评议工作。在全市推行了政府部门承诺制,行政审批做到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公开化,德州率先成为全省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市。市级、县级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大厅不断健全完善;以市电台为载体的 “承诺热线”直播节目,架起了政府部门与人民群众直接沟通的桥梁,投诉事项办结率达到98%。
  接受监督,取信于民。市县两级都成立了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和外商服务 (投诉)中心,在全市选择100个不同类别的企业和工商户作为监测点,建立联系制度和情况跟踪反馈制度。在市直选择了53个部门、单位建立了优化发展环境联络员制度。在2007年7月份召开的全市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暨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让800多家去年纳税超过100万元的企业对市直行政管理、执纪执法部门和窗口服务单位进行评议。市优化发展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评议的名次排序,通过新闻媒体发布,对评议好的给予表彰,对差的进行通报批评。这一举措,赢得了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推行政务公开,建设阳光政府。坚持先易后难、稳步推进、不断完善、注重实效的原则,市县乡三级政府及部门系统公开面达96%以上,到2007年初,我市已有12个县市区(含市经济开发区、运河经济开发区)和43个市直部门建成并开通了自己的政务网站。突出做好重大决策、执法程序、干部任用、物资采购和财务收支、热点及难点问题处理等群众关注的重点事项和环节的公开工作,提高了公开效果。
  □本报记者 赵红卫 刘同江 杜华江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又好又快建设新德州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