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让农民工拥有就业“敲门砖”

图为农民工在接受岗前培训。


  据统计,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民工达到1.2亿人左右。在看到农民工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要看到这一群体仍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如何确保农民工公平就业是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根本措施,也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当务之急。且看,德城如何通过大培训工程——

三次产业迅猛发展催农民迈出家门

  12月11日一大早,德城区二屯镇第三店村村民吴秀英就乘公交车去上班。她和许多农民一样,已成为当地中外合资企业——东麦兹的一名正式职工。方便的交通和大型企业较高的工资待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迈出家门,进城就业。
  据了解,近年来,德城区以工贸强区为工作重点,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韩国富电电子、东麦兹、华源纺织、台湾元茂服装项目、希望碳素等一大批“外字号”、“电字号”大型企业相继落户德城,绝大部分企业都已建成投产。除此以外,作为全市的经济、文化、政治、交通中心,餐饮、旅游业、市场、商贸运输等第三产业也在快速发展,就业岗位也大量地孕育其中。据劳动局一位负责人介绍,如今,全区工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一年可以提供5400多个就业岗位。
  而另一方面,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从播种到收获全由机械代劳,农民劳动量和劳动强度都比过去降低了60%以上。村村通的实现,让农民更加自由往返城市和农村。获得更多时间的农民,轻松迈出了农村,走进城市,寻求就业岗位。

  技能缺损,部分农民就业遇阻

  “来应聘的人虽然很多,但大多数技能水平较低、缺乏培训,技术工人很难招到。”日前,在德城区举办的一次招聘会现场,该区一家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的刘先生无奈地告诉笔者。
  该区相关人士认为,技工队伍总量偏小、技能水平偏低的真正原因,是职业教育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如德城区农村,每年的初中毕业生人数近2000人,有将近70%的人选择就业或务农,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未经任何培训就直接进入了劳动力市场。这些人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农村,由于缺乏就业前的准备教育与技能训练,因而在职场的激烈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甚至缺乏在城市生存的基本技能。
  从全国来看,职业培训的不完善会直接伤及企业的竞争力。有关数据显示,农民工现在已经占到产业工人的三分之二左右,如果他们职业技能低下的局面持续下去的话,一定会伤及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而制造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因此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大培训,送给农民工市场就业“敲门砖”

  近年来,德城区制定“大培训”战略,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建立城乡就业、技能培训和企业用工“三位一体”的培训机制,探索出“培训、就业、管理、保障”一条龙服务的新路子,通过与学校、企业及各种社会办学力量联合培训等多项措施,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农民工素质,对促进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企联合,开辟农民工培训新途径。该区一家经营外贸出口产品的民营企业,近几年来与该区劳动局建立了培训就业协作关系。区劳动局利用各级政府的优惠政策,加大对该企业的倾斜力度,而企业则负责对农民工进行岗前培训,使他们真正掌握一技之长,并顺利走上工作岗位,为农民工就业和企业的发展实现了双赢。
  职业教育,锻造农民泥手为 “金手指”。充分利用德州市第二职业中专、走四方技校、中山电子技术学校的师资力量优势,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重点从实际操作入手,使他们“学得会、用得上、干得精”,今年以来培训农村劳动力1000余人,多数人员通过培训走上了工作岗位。
  “技能扶贫行动”,免费为困难群众提供培训。根据省财政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对技能扶贫工作的统一部署,今年5月份该区开展了技能扶贫行动,对农村人均年收入低于800元以下的贫困家庭和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一名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15至22岁之间、有就业愿望的子女,在全省技校范围内上学期间免收学费,毕业后统一安排工作。通过考试,全区共有58人实现了免费入学,学制长达3年的免费长期培训,培训期满后送达工作岗位,真正实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的。
  □王新 杨洪磊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让农民工拥有就业“敲门砖”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教育】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